格列汀类药物到底是控糖优等生,还是半吊子小透明?医生讲清楚
创始人
2025-08-25 00:37:07
0

前几天,张医生因为科室里有重患,就和别人换了个门诊,没想到,一位患病的朋友居然追到了病房,要求张医生为她更换降糖药,说实话,这种事情应该交给内分泌医生去处理,但她已经到这了,总不能再让她去找别人,这会让她心理不舒服。便问她为何要更换降糖药,她给出的答案却让张医生感到哭笑不得。

她已经患病10多年了,一直口服一种叫做西格列汀的药物,血糖控制的还算不错,也没有出现任何的副作用,但前些天看到张医生提到有长效胰岛素,可以一周只打一针,于是便跑来要求换这种长效胰岛素。原来是张医生自己惹的祸,没办法,只能是自己来处理,张医生告诉她,治疗 糖尿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只要血糖达标了,就不轻易更换降糖药物。

虽然张医生这样说,但她还是有点不放心,又问张医生,她现在吃的这种降糖药怎么样,算不算好药?当时因为工作忙,没有太多时间解释,今天,就利用一点时间,和朋友们好好聊一聊这种叫“列汀”类的药物,它们的学名叫“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英文缩写是DPP-4。

首先,张医生想和朋友们分享自己内心对这种药物的感觉,张医生认为,这种药物或许是您药盒里最“聪明”的药物之一。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基础知识讲起:

我们身体里有一种物质,叫做肠促胰素。当我们进食后,肠道会分泌这种激素,它非常聪明,会跑去告诉胰腺:“主人吃饭了,血糖要升高了,快分泌点胰岛素吧!”同时,它还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通过这一升一降,达到平稳地控制餐后血糖的目的。

美中不足的是,这种激素的寿命很短,很快就会被我们体内的一种叫做二肽基肽酶的东西分解掉。而我们服用的列汀类药物,学名就叫做二肽激肽酶IV抑制剂,顾名思义,它的作用就是抑制这种酶的活性,让肠促胰素能活得更久一些,工作时间更长一些,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张医生之所以强调它聪明,主要是因为它有三大核心优势:

1、它足够“智能”,只有在血糖升高时,即进食后,它才“鼓励”胰腺分泌胰岛素,当血糖正常时,它就收手了。因此,单独使用时,它引起低血糖的风险非常低 。2、它足够“温和”:它对我们的体重影响是中性的,既不会让您变胖,也不会让您消瘦,这对于需要长期管理体重的朋友来说,至关重要 。3、它足够“友好”,大多数朋友对它的耐受性都很好,严重的副作用比较少见,服用也方便,多数为一天一次 。

聊到这里,问题就出现了,既然这种药物如此优秀,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朋友适合使用这类药物呢?张医生个人总结出了3类朋友:

1. 担心低血糖的糖尿病病人,对于老年病人来说,最担心的莫过于发生低血糖。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能导致摔倒、骨折,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有的朋友甚至因为一次严重的发作,变成了植物人,后果不堪设想,而这类药物凭借着极低的低血糖风险,成为了老年病人的理想选择之一。

正因如此,在《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年版)》中,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被明确推荐为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的 一线降糖药物之一 。对于那些身体状况较弱、需要简化治疗方案的老年朋友来说,它无疑是一个安全、省心的选项 。

除了老年人,任何生活不规律、无法准时进餐、或者独居的糖尿病患者,都应该将低血糖风险的防范放在首位。列汀类药物这种“按需工作”模式,为这部分朋友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安全保障。

2. 需要维持或控制体重的人群,很多降糖药,如磺脲类或胰岛素,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如果您正处于与体重“斗智斗勇”的阶段,那么对体重影响中性的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将是您联合用药或初始治疗时的好伙伴 。

文章开头的那位女士,在要求使用胰岛素的时候,张医生也在提醒她,不要轻易去选择胰岛素,因为她的体重就接近于正常体重的上限,如果选择胰岛素,很可能让她的体重超标,更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而列汀类药物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3. 无法耐受二甲双胍或单药效果不佳的朋友,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石,但部分朋友服用后会出现胃肠道不适。别人不说,就拿张医生的副主任来说,他就是那种对二甲双胍非常不耐受的病人,开早会的时候,动不动就会冲向厕所。

此时,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就可以作为替代选择。当然,更多时候,它是作为二甲双胍的“黄金搭档”,当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达标时,联合列汀类药物,可以进一步强化降糖效果,使患病朋友的血糖达到目标值。

有能用的,就肯定有不能用的,尽管列汀类药物整体安全性良好,但并非“万金油”。在以下几种情况,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首先,就是有胰腺炎病史的朋友,如果您曾患有胰腺炎,请务必在用药前告知医生。尽管罕见,但此类药物毕竟有诱发急性胰腺炎的风险,因此,不推荐有胰腺炎病史的朋友使用 。

其次,有 心力衰竭风险的朋友需要慎用,这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点。一些大型临床研究提示,个别列汀类药物可能会增加心力衰竭病人住院的风险 。因此,如果您本身有心力衰竭,或者属于 心衰高风险人群,在选择此类药物时需要格外谨慎。

当然,医生在为您推荐前,肯定会为您评估风险与获益。根据最新的国内外指南,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通常会优先推荐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就是朋友们非常熟悉的卡格列净、恩格列净等,或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大名鼎鼎的司美格鲁肽就属于这类药物,因为这两类药物有明确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当然,这属于另一个话题,今天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最后是有严重过敏史及1型糖尿病的朋友,这个不必多说,朋友们很容易理解。日常生活中,这类药物常见的有5种,分别是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聊到这里,有个问题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想过,这5种药物虽然都属于一类药物,但它们之间到底有何差别,该如何选择?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咱们就不在这里过多赘述了,咱们把相关内容留到下次再和朋友们分享。

到这里,相信朋友们对“列汀”类药物已经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它们是一类非常优秀的降糖药物,尤其对于广大的老年朋友来说,是一种兼顾疗效与安全的药物。最后张医生想强调的是,这世界根本就没有最好的药,只有最适合您的选择。

通过今天的交流,张医生希望朋友们能带上这份“攻略”,下次复诊时,可以更自信地和医生讨论您的用药方案。祝愿每一位朋友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控糖药物,平稳降糖,享受健康生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准大学生想做近视手术?这份“摘... 对于即将踏入大学校园的准大学生们而言,摆脱眼镜束缚、以清晰视力开启新生活是许多人的心愿,近视手术便成...
人工智能的健康风险:如何监控A... 你是否曾想过,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我们的理解?最近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人工智...
原创 两... 两江影视城是否值得一去,或许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但无论选择与否,健康始终是我们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
原创 一... 刘阿姨今年62岁,闲暇时会去楼下锻炼,身体看起来挺健康的。大约从3个月前开始,她身上莫名其妙出现了胸...
89岁外婆一年四季用黑米这样吃... 已经89岁的外婆,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身体特别硬朗。周围人都特别羡慕她,纷纷上门请教,希望能学到外婆...
原创 杨... 8月17日,杨子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最新的视频,标题为“带着安迪安麟日本游”,带领粉丝们一窥他们全家在...
“国家版减肥餐”刷爆朋友圈!有... 当国家喊你来减肥,大学生们主打一个:听劝! 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平台上,话题“在校减肥”已有超1.6亿...
IO+ADC拓荒第一人,Pad... 每一款创新药商业层面的大获成功,似乎都离不开对临床价值的系统重构。 全球首个Nectin-4 ADC...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体重正常≠肝... 关注“弘爱讲糖”,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瘦型脂肪肝 看着体检报告上的“脂肪肝”三个字,体重一直保持正...
警惕!这种高效抗艾滋病毒疗法竟... 你是不是也试过,打败了一个健康挑战,却意外地迎来了另一个?这就是一些正在接受高效抗艾滋病毒治疗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