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确实是一个复杂的现象。
一些人尽管努力节食和锻炼,却在减肥和体重反弹之间不断循环,难以达到理想的瘦;而另一些人即使暴饮暴食,依然保持瘦削的身材,难以增长。
虽然大家都遵循着热量平衡的原则,但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如此不同的结果呢?
这可能是因为身体在某种程度上调节着我们的体重。
01体重调定点
科学家们在40多年前就观察到,在自然状态下,人的体重往往会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波动,这个范围被称作体重调定点。当体重偏离这个范围时,身体会启动各种补偿机制,试图将体重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如果体重减到低于调定点,身体会通过增加食欲、减少能量消耗等手段,努力让体重回升;而当体重增加到超过调定点时,身体则会加大能量消耗、抑制食欲,以促使体重下降。
总之,无论是减肥还是增重,都会面临身体调节机制的挑战,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02食欲的控制
吃多吃少看起来像是个人的简单决定,但实际上是在与食欲进行斗争后的结果。
食欲的调控中心位于下丘脑,它通过两种激素来调节食欲:一种是与饥饿感相关的激素,另一种是与饱腹感相关的激素。
在减肥过程中,随着体重逐渐低于体重调定点,身体会感知到热量摄入的显著减少,认为这样下去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于是迅速分泌大量饥饿激素,促使你增加食物摄入。
03能量补偿
身体存在一种能量补偿机制:当它检测到你通过运动消耗了卡路里,导致体重逐渐偏离调定点时,会自动降低基础代谢率,减少能量消耗,从而节省出消耗掉的卡路里,以弥补能量亏空。
去年发表在《Cell》子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体型较瘦的人,能量补偿程度较小;而越胖的人,能量补偿程度越高。
04基础代谢
确实,有些人通过极端节食或暴食的方式实现了快速的体重变化。
但身体并不会就此罢休,为了将体重恢复到调定点,它会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调整基础代谢:体重减少时,身体会进入节能状态;体重增加时,则会加大能量消耗。
在节食减肥过程中,如果长期摄入的热量过低,导致体重急剧下降,身体会高度警觉,果断启动节能模式,降低新陈代谢速度,减少能量消耗,以维持体重平衡,阻止体重进一步下降。
减肥过程中出现的平台期,以及疲倦、迟钝、易怒、心情低落、怕冷、眼前发黑、停经等症状,很可能就是身体处于节能状态的表现。
想在长期内显著改变一个人的体重,确实非常具有挑战性!无论是减肥还是增重,许多人尝试多次却总是难以成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身体在进行自我调节。
生活中确实有不少人通过不懈努力,成功地长期改变了体重。因为体重调定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虽然它的变化速度较慢,并且遵循一定的规律。
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要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步调整生活方式,与身体共同建立起一个新的体重调定点共识。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不代表平台立场。
免责声明:减重指南针宝典聚焦GLP-1减重药物动向,分享最新情报。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我们立场,亦不代表我们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版权说明:本文来自减重指南针宝典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目前在中国上市的GLP-1类药物主要有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和利拉鲁肽、礼来的替尔泊肽、度拉糖肽和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等。GLP-1 作为理想降糖药和减重药广泛应用,且逐渐拓展至多种适应症,引领慢病治疗理念新纪元。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