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甲亢 / 甲减,会不会发展成甲状腺癌?” 很多甲状腺疾病患者都会有这样的顾虑。甲状腺癌与甲亢、甲减虽同属甲状腺疾病,但三者的发病机制不同,并非所有甲状腺功能异常都会致癌。不过临床数据显示,有 2 种甲状腺疾病(常伴随甲亢或甲减症状),其癌变风险比普通人群高 3-5 倍,需重点警惕。
先理清:甲亢、甲减与甲状腺癌的基础关系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代谢亢进疾病,常见症状为心慌、多汗、体重下降;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则是激素分泌不足,表现为乏力、怕冷、体重增加。这两种疾病多由自身免疫(如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等引起,单纯的甲亢或甲减本身不会直接癌变,但部分引发甲亢 / 甲减的 “原发病灶”,可能暗藏癌变风险。
例如,甲亢患者中约 10% 由 “甲状腺自主高功能结节” 引起,这类结节若长期不干预,可能从良性转为恶性;甲减患者若因 “桥本甲状腺炎” 导致,炎症长期刺激甲状腺组织,也会增加细胞突变概率。
这 2 种甲状腺疾病,癌变风险更高
1. 甲状腺自主高功能结节(常伴随甲亢)
这类结节能自主分泌甲状腺激素,导致甲亢症状,超声检查多表现为 “低回声、边界模糊”。临床研究发现,直径超过 2 厘米的高功能结节,癌变率约 5%-8%,是普通良性结节的 4 倍。若结节同时出现 “形态不规则、微钙化、血流丰富” 等特征,癌变风险会升至 15% 以上。
2.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常伴随甲减)
桥本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会破坏甲状腺组织,导致甲减,同时约 60% 患者会合并甲状腺结节。炎症与结节的 “双重刺激” 下,甲状腺细胞反复受损修复,癌变风险比普通人群高 5 倍。这类患者的结节多为 “多发、低回声”,若出现 “单个结节快速增大、质地变硬”,需立即排查。
数据显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中,甲状腺癌的发生率约 3%-7%,尤其女性患者(发病率是男性的 2 倍),需格外注意。
关键提醒:3 个防癌要点
总之,甲亢、甲减本身不是 “癌症前兆”,但伴随的甲状腺结节或炎症,可能是癌变的 “隐形推手”。关注甲状腺 “功能” 的同时,别忘检查 “结构”,早发现、早干预,才能降低甲状腺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