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救命这件事上,AI开始做医生做不到的事了。
创始人
2025-08-28 19:41:44
0

如果对我有印象的老粉丝,可能还会记得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医生借助AI筛查胰腺癌,在半年里,救了6条活生生的人命的故事。

而后,他们又发布了同样是一个平扫CT就能用于胃癌筛查的GRAPE模型。

也就是说,你现在,只需要跑一个最最普通的平扫CT,就能同时看到你有没有胰腺癌和胃癌的风险了。

这绝对是造福全人类的事,他们的论文和新的研究进展,我也一直在跟踪。

胰腺癌、胃癌,这两个重大癌症之后,下一个只需要一个普通CT,就能进行早筛的症状是谁。

然后,昨天,我在Nature上,刷到了他们的新论文。

你没看错,仅仅2个月之后,达摩院的新的论文,就来了。

而这一次,他们决定,向主动脉综合征发起了挑战。

第三个死亡率极高的疾病,被攻破。

我们人类,在疾病面前,又攻下了一城。

我该说什么好,医疗,特别是这种医疗+AI,这就是我觉得AI最牛逼最有社会价值的用法,没有之一。

因为它跟我的生命、跟我家人的生命,都息息相关。

可能很多朋友对主动脉综合征这个词有点陌生,但它旗下的一个头号杀手你有可能会听说过,叫主动脉夹层。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我们身体里那根最重要,压力最高的生命主管道,也就是主动脉。

它的血管壁有好几层,结果最里面的那层突然破开了一个口子,让高压的血液一下子就冲了进去,把血管壁硬生生劈成了两层,形成一个假腔。

当血管壁被撑得越来越薄,一旦破裂,就是灾难性的体内大出血,人可能当场就没了,人在医院都来不及抢救。

在刚开始发现的时候,如果不及时治疗,吵过24小时的死亡率超过50%,而且每多耽误1小时,死亡风险就增加1%到2%。

这病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它发作起来快、死亡率高,而是,他非常容易被误诊。

它的典型症状是突发的、撕裂一样的胸痛或背痛。

而有一个跟它几乎一样症状的病,叫心梗,也就是急性心肌梗死。

这玩意,也是一个紧急程度不亚于主动脉夹层的病,发起病来,更要命。

我对这个两个病之所以有一些了解,就是因为去年我的外公去世,就是心梗走的,但是具体的,我一直没太敢问我的家里人,怕勾起一些很不好的回忆,所以我自己查了很多的资料。

心梗致死的速度有多快呢?

我妈当时跟我说,我外公前一天白天还在公园散步,晚上还在看电视,但是当天早上,就突然感觉不行了,赶紧送医院,医生检查花了一些时间,然后直接就进了ICU抢救。

过了一天,第二天中午,外公的状态越来越差,我妈感觉瞒不住了,给我打了个电话,说外公可能不行了,让我赶紧回家。

在听到电话后,我立刻跟推掉后面三天所有的行程,跟大家道歉,然后买了最快的一班动车,先从北京到南京,再转一趟从南京回老家。

直达的动车和航班都是第二天早上,但是我没有时间了。

紧赶慢赶,在下午4点钟终于踏上火车的那一刻,我跟我妈说,我上车了。

但是得到的却是噩耗。

终究还是没能赶上。

当时刚收到的消息的时候,我感觉我是麻木的,并没有特别剧烈的反应,就感觉,像收到了一条普通的消息。

但是一小时后,第二遍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瞬间破防了,眼泪也就不自觉的流了下来。

我说出这个故事,并不是为了希望获得安慰还是什么,我只想告诉大家,像心梗和主动脉夹层这种病,带走一条鲜活的生命,有时候,只需要一天半的时间。

而前期非常非常多的抢救的黄金时间,是浪费在了各种各样的检查上。

这两个病状几乎一样,但是治疗方案完全不同。

心梗是血管堵了,得用抗凝药化开,而主动脉夹层是血管裂了,你敢用抗凝药,那不等于给伤口上撒盐,加速大出血吗?

所以这就是急诊室里最要命的生死赌局。

要么花很多的时间去做检查,不断的缩小范围,要么医生只能靠之前的并发症和经验去猜,去赌最可能的那个答案。

而且你想确诊主动脉夹层,得做一种叫主动脉CTA的增强CT,需要往身体里注射造影剂。

打完以后,你才能看到血管的样子。

但是这对基层医院或者肾功能不佳、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来说,是难以逾越的障碍。甚至一些大城市的医院,由于设备和医生不足,在夜间和节假日也难以及时完成CTA检查。

所以,很多主动脉夹层患者在疾病早期无法被及时发现,这就是为什么主动脉夹层的初诊漏诊率高达48.8%的原因。

而这种漏诊率,加上主动脉夹层的特性,就导致了在传统临床流程里,一个主动脉夹层患者从入院到确诊,平均需要4个多小时。

24个小时,存活率只剩不到70%了。

这不是统计学上那冰冷冷的概率,这是特么一个一个的活生生的人,这也代表着,10个进去的人,就有3个会死。

这,是3个活生生的命啊,如果是100个人,1000个人,1万个人进去呢?

每一分钟,都是在和死神争夺生命。

而大部分胸痛病人到医院,最先做的两项检查,一个是心电图,另一个就是最普通的平扫CT。

平扫CT快、便宜、安全,是急诊的常规操作。

但传统上,所有人都认为平扫CT根本看不清血管里的结构,对于诊断主动脉夹层几乎没用,一定需要用打了造影剂的增强CT。有研究统计过,靠平扫CT发现主动脉夹层的准确率,不到20%。

达摩院这帮人最让我佩服的地方。就是他们继续,研究AI医疗普惠,继续,对着平扫CT发力,因为,这才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方便和便捷的方式。

他们把模型部署到了上海一个大三甲医院,在一个为期两个月的临床试验里,AI从一万五千多名胸痛患者中,精准地揪出了21个主动脉综合征患者,敏感性达到95.5%,特异性达到99.4%。

敏感性95.5%,意味着100个真病人,它能找出将近96个,几乎不会漏诊。特异性99.4%,意味着它极少冤枉一个好人,不会给医生添乱。

但比准更重要的,是快。

这21名患者,从入院到最终确诊,平均只花了1.7个小时。而国际上的平均确诊时间是多少?4.3个小时。

这缩短的2.6个小时,按照每小时死亡风险增加1-2%来算,相当于硬生生把好几个病人从死亡线上给拽了回来。

这里面有个案例特别典型。一个43岁的病人因为上腹部钝痛入院,医生初步怀疑是胆囊结石,就开了个上腹部的平扫CT。结果片子刚拍完,大概3分钟,iAorta就报警了,说主动脉有夹层的迹象。

医生马上跟进做了增强CT,确诊!整个过程只用了94分钟。

如果没有AI,这个病人很可能就被当成胆囊结石收治入院了,等到血管破裂,一切都晚了。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平均确诊时间为4.3小时。但其实4.3小时都算快了,临床中还有不少因为症状不典型或者因为其他并发症误导了诊疗方向的患者,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被发现夹层。

1.7小时对比4.3小时。

这是从死神手中抢回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医疗的故事,说到底,很多时候,其实就是关于时间的故事。

AI,把诊断时间从小时压缩到分钟,把一个顶尖医生的十年经验瞬间复制给所有基层医生,把生与死的距离,又拉远了一点点。

当然,AI不能代替医生,它没有温度,不会安慰家属,更上不了手术台。但它可以成为医生最可靠的第二双眼睛,在最容易被忽略的角落,发现最致命的危险。

从胰腺癌、胃癌,再到今天的主动脉夹层,达摩院的这群技术人,一直在用最朴素、也最强大的方式告诉我们,AI到底应该用来干什么。

我在这里,也非常、非常、非常的想帮达摩院做一个呼吁。

我希望,所有的体检机构、所有的医院,都可以跟达摩院进行合作,把他们的模型,部署到全国各地。

如果,一个在偏远乡镇的大爷,在家门口的卫生院拍个CT,就能瞬间连接上省内的医疗系统,用AI快速给他进行一遍筛查。

如果,我们每个人在进行日常体检的时候,只需要做一个最普通的CT,就能知道我们真正的身体情况,有没有任何早期的癌症风险。

如果...

就像外公去世的那一天,我不知道,如果这种技术已经落到我老家那种医院里,我是不是过年回家还能看到他的笑脸。

可惜没有如果,我只知道那天,火车还在飞驰,我却没能追上那个离去的背影。

生命啊,太脆弱了。

脆弱到根本无法承受时间的折腾,有时候,一个小时、一分钟,甚至是一秒钟的耽搁,就是生与死之间的鸿沟。

我真的真的很希望,那一个如果,会在一两年的未来里,变成现实。

“生命的机会,原本就不该有地域的差距。而人类,也并非战胜不了绝症,只是我们尚未找到更早发现它们的方法。”

这种方法,现在我们有了。

AI并非未来才会发生的故事,它正在当下发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做了全瓷牙有什么后遗症 一、牙龈相关问题 全瓷牙修复时若修复体边缘不贴合,或粘接剂残留刺激牙龈,可引发牙龈红肿、出血及炎症反...
商丘五一探索之旅:揭秘古镇新玩... 一、引言 五一假期,我国各地旅游市场热闹非凡。 然而,在众多热门旅游目的地中,商丘这座古都以其独特...
原创 卢... 卢宅最出名的三个景点分别是肃雍堂、孝友堂和乐寿堂。肃雍堂以其宏伟的建筑结构和丰富的历史内涵著称,孝友...
原创 血... 一名52岁的男性患者,睡觉的时候总是感到胸痛,但患者
男性勃起功能不佳?7种常见证型... 中医认为,男性勃起功能不佳多与“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及“气滞、血瘀、痰湿”等病理因素相关,常表现...
成都老年心理咨询室设备介绍:常... 成都老年心理咨询室设备对于满足老年人心理健康需求至关重要。下面从不同方面为大家介绍。 有哪些常用设备...
猪肝再次成为关注对象!医生发现... 俗话说"以形补形,以脏补脏",这猪肝啊可是个好东西!最近营养学家们又把目光聚焦到了这味传统的滋补食材...
价格大跳水!低至1-2折!宁波... 好消息!机票最近“大跳水”! 暑假即将结束,多地机票价格“腰斩”,让不少人直呼“真香”。8月27日,...
感知重庆·2025中美文化交流... “重庆是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地方,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把重庆的历史文化也带回美国,让更多人知晓。”8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