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多一口也吃不下了”
“年轻的时候多吃一顿也没有问题,现在多吃一口都费劲”
“吃多了以后,连着几天都不舒服”
听着这样的说法,你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尤其是对于一些略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再多吃一口真的是不行了,真的会发生“吃饱了撑的慌”,呵呵,这种“吃撑”了的模式,真的是健康的大敌。
说起吃撑着了,主要还是因为短时间内的进食量超过胃肠道的消化、吸收的能力,这其中自然也包括那些因为年纪增大而使得机体消化能力下降的老年人,吃撑着的情况下会导致胃肠道、乃至于全身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都受到了损伤,甚至是产生了新的疾病,导致机体的健康发生了改变。
胃肠道负担的加重
过度的饮食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会直接加剧胃肠道的承载能力、压力。如此情况下,使得胃肠道长期处于饱满状态,其容量发生相应的扩张,进而降低了消化与吸收功能,增加了机体消化不良的发生风险。
肥胖及其相关的多种疾病
长期过量进食会导致摄入的糖、脂肪和蛋白质无法被充分消化、利用和吸收,进而在体内出现大量积聚,最终造成营养失衡,并可能诱发肥胖、糖尿病以及血脂异常等一系列的健康问题,产生与之对应的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代谢性疾病以及部分恶性肿瘤疾病的发生风险升高。
损伤大脑
长期过量饮食会导致机体内产生过多热量和脂肪,进而引发血脂水平上升,促进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这样的血管损害首先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从而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大脑早衰和智力发展迟缓。
胰腺机能受损
胰腺是机体的第二大消化腺体,由于饮食的原因,尤其是进食大量高脂、高糖食物的时候,会增加胰腺的工作压力,导致胰腺消化液的过度分泌。与之同时,胰腺液本身的高强度、大量的分泌对于胰腺本身、机体也是一种损害的过程。
心肺功能受到影响
身体内部的空间是有限的,对于胃肠道出现短时间内迅速膨胀的情况,势必会挤占胸腔区域的心脏、双肺等其他器官的位置,造成胸腔、纵隔等部位组织、器官的损害。部分人员甚至会在吃撑了以后,出现呼吸困难、产生喘憋感、胸前区不适,甚至出现心肌缺血、心绞痛等情况。
说到了这么多,对于偶尔因为特殊的原因而吃撑着了,也是可以尽快采取一些措施来实施缓解的。如,
少量多次饮水
适当多喝些白开水、绿茶或柠檬水,强调的是饮水需要做到少量多次,单日总量达到2000~2500ml,如此可以加速钠的排出。
补充膳食纤维
适宜的膳食纤维数量和品种可以加速食物残渣的排出,多吃一些黄瓜及富含钾离子食物,如香蕉、土豆、海带、菠菜等,也具有着加速钠离子排出。
促进胃肠道运动
对于具有吃撑着病史、胃肠道功能不佳者,建议在餐前30分钟口服胃肠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莫沙比利等药物。并且在饭后20~30分钟以后适宜的进行轻量运动,比如站立、散步。
进行必要的腹部按摩
当吃饱撑着的时候,可以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按摩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每次按摩10~15分钟左右,这样的按摩可以刺激肠道,加快肠胃蠕动,帮助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