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热,是黏在后背的汗,是瘫在沙发上的沉,是端起饭碗却没胃口的蔫。这时候总想着,要是能有几道菜,吃着舒服、做着简单,还能把身体里的湿气赶跑,该多好?可三伏天到底该吃啥?
鱿鱼这东西,滑嫩又不腻,三伏天吃正好。鱿鱼本身就带点鲜,再配上辣椒一炒,那股子热辣劲直往鼻尖窜。
材料也简单:鱿鱼、青红辣椒、蒜末、姜片、料酒、生抽、盐,喜欢辣的再备点小米辣。
鱿鱼切条,用料酒腌上十分钟,去去腥味。辣椒洗净切段,蒜末姜片拍扁备用。
热锅倒油,先下蒜末姜片爆香,香味刚窜出来,赶紧把鱿鱼倒进去。鱿鱼一变颜色,就把辣椒倒进去一起炒。
这时候火要大,动作要快,辣椒的香和鱿鱼的鲜在锅里撞个满怀。加点生抽提鲜,撒点盐调味,喜欢辣的撒把小米辣,翻两下就能出锅。
夹一筷子,鱿鱼软嫩弹牙,辣椒辣得刚好,吃两口鼻尖就冒汗,浑身的闷气跟着汗珠子往外冒,整个人都轻快了!
伏天没胃口?柠檬鸡绝对能治!柠檬的酸是清清爽爽的,鸡肉的香是温温热热的,两者一搭,胃口“咕噜”就开了。
用鸡腿肉最好,去骨切块,用盐、胡椒、料酒腌十分钟。腌好的鸡肉在油锅里煎到两面金黄,外皮酥酥的,里面还嫩着。
这时候调个酸甜酱:柠檬汁、糖、水淀粉混一起,倒进锅里。小火焖几分钟,酱汁裹在鸡肉上,亮晶晶的。最后撒点柠檬皮丝,那股子清香“唰”地就窜出来了。
咬一口,外皮脆,内里嫩,酸甜的汁水流进嘴里,孩子能追着碗吃,大人也能多扒两碗饭。吃完浑身暖乎乎的,哪还觉得三伏天难熬?
伏天湿气重,腰背总发酸?这碗汤得常喝。枸杞叶绿绿的,带着点清苦,猪肝软嫩,汤头温润,喝完出点小汗,浑身都松快。
beul.q88.store
m2nv.88q.homes
rgwz.q88.store
枸杞叶要选嫩的,摘干净洗两遍。猪肝切片,用姜丝焯水,去去血沫,冲干净备用。
锅里加水烧开,先下猪肝煮五分钟,猪肝熟了,再扔枸杞叶和几颗枸杞。枸杞叶一软,汤里就飘起淡淡的草香,这时候少加点盐,提提鲜就行。
汤要趁热喝,吹两口,抿一口,枸杞叶的清苦混着猪肝的鲜,喉咙润了,腰背的酸也跟着汤下去了。喝完躺床上,觉都睡得踏实,第二天睁眼都亮堂。
丝瓜水嫩,蛏子鲜甜,这俩搭一起,三伏天吃再合适不过。丝瓜利湿,蛏子补阳,清清爽爽不燥火。
丝瓜削皮切片,蛏子提前泡水里吐沙,洗干净。锅里倒油,蒜末爆香,蛏子倒进去,壳一打开,就把丝瓜扔进去。
丝瓜软得快,翻两下就熟了,撒点盐,淋点麻油,一分钟就能出锅。盘子里翠绿的丝瓜,金黄的蛏子肉,看着就喜人。
夹一筷子丝瓜,滑溜溜的,吸饱了蛏子的鲜;咬一口蛏子,鲜甜的汁水在嘴里炸开。拌饭吃能多吃半碗,吃完浑身轻得像要飞起来,哪还有伏天的黏腻?
三伏天的苦,是身体的累;三伏天的甜,是厨房的暖。这几道菜,没山珍海味的贵,没复杂工序的难,菜市场转一圈就能买齐,灶上颠两下就能出锅。
但就是这普普通通的家常味,能把湿气赶跑,能让胃口回来,能让一家人围桌吃饭时,笑着说“今天这菜真对味”。伏天难熬?有了这些菜,倒觉得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伏天的厨房,总飘着熟悉的香。有人爱喝冬瓜汤,有人爱吃炒小白菜,有人惦记着文蛤蒸蛋。你家的厨房里,哪道菜是三伏天的“常客”?是妈妈常做的那碗汤,还是爸爸最拿手的那盘菜?
不妨留言说说,让我们一起把这些伏天里的温暖味道,传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