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疾病谱系中,类风湿病被称为“不可知不可治”之症,更有“第二癌症”之称。无数医学家为攻克这一顽疾苦苦探索,而一位中国女医生用她的智慧和仁心,为这场战役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她就是被誉为“战胜类风湿病魔的巾帼导师”的吴英萍医生。
勇闯医学禁区,确立攻坚方向
吴英萍医生的从医之路与她的家庭背景密不可分。作为一位老红军的女儿,她继承了父辈坚韧不拔的精神。16岁参军成为卫生员,从此白大褂穿在身上,白求恩记在心上,立志把青春献给救死扶伤的事业。
促使她专注于类风湿疾病的,是一位因风湿病辍学女孩的哭喊:“好阿姨救救我,我要上学。”这撕心裂肺的呼喊深深刺痛了吴英萍医生的心,也坚定了她向这一病魔宣战的决心。
上下求索,终获突破
为了解决理论问题,吴英萍医生骑着自行车无数次走访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和各大医院。听说辽宁兴城有位老中医对类风湿有研究,她便日夜兼程赶去请教;她甚至跑到大学图书馆干杂活,用真情换取资料员的理解和帮助。
通过深入研究《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痹症专集》等中医经典,并结合西医理论,吴英萍医生终于在类风湿病的病理及病因间找到了“突破口”。她将类风湿做了科学分类,并研制出由80多味名贵中草药配制的“英平诸畀灵”系列药品。
经临床验证,这些药品对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脊柱炎、颈椎病等多种疾病都有显著疗效。这一成果在1993年获全国首届军队院校科技成果金奖,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医者仁心,魂系患者
“英平诸畀灵”的问世,为成千上万患者带来了福音。一位特级飞行员患了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走路都要人扶着,服用一个疗程便恢复如初。
吴英萍医生不仅医术精湛,更难得的是她的医者仁心。前来求医的既有领导干部,也有偏远山区的贫寒群众,她都一视同仁。面对数十万患者的求医需求,她在全国几十个城市建立医疗点,经常夜间坐车,白天看病。
在成都巡诊期间,她每天门诊量达170人,三天下来臀部长出褥疮,脓血洇湿了裤子。同行的金英玉主任给她上药时心疼得流下眼泪,但第二天吴英萍医生又拖着虚弱身体笑容可掬地出现在患者面前。
坚守初心,金钱难染国防绿
随着名声鹊起,许多企业把她当作“财神”。一家企业集团总经理带着贵重礼物三次登门,许以职务、职称、住房、工资待遇等优厚条件。吴英萍医生感动却坚定地说:“我是军人,部队培养了我,我做的每一件事都要无愧于这一身国防绿!”
多位外国商人出高价购买她的药方,或以优惠条件聘请她出国合办医院,她都婉言谢绝。因为她深爱生她养她的祖国和人民。
一位女教师患病欠下一身债,写了绝命书。吴英萍医生深夜送药上门……多年来,她风里来雨里去,只要患者需要,她不辞辛劳,从不讲报酬,还拒收礼品和现金。
续写长征新篇章
吴英萍医生以女儿特有的风采回报了父亲在天之灵。她多次在军内立功,连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还被授予“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1993年5月,她受到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张震的亲切接见。
如今,吴英萍医生创办的长春英平类风湿医院每天患者盈门。她还在全国几十个大中城市设立了类风湿病专科或分院,每年亲自带队巡诊,为各地代培专科专业人员100多人。
她的足迹踏遍祖国大地,她的爱心温暖了无数患者的心,她的医术使许多类风湿患者重新迈出矫健步伐。吴英萍医生用她的实际行动,以心血作墨,续写着长征路上的新篇章。
在医学攀登的道路上,吴英萍医生始终铭记首长“继续努力,再攀医学高峰,为人民军队争光,为中国妇女争光”的勉励和期望,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