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刚出生,妈妈就懵了,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况,更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出现在自己宝宝的身上:原来宝宝多出一根手指,右手共有6根指头。
妈妈一时间难以接受,自己这是第二个宝宝,大宝的手是好好的,家族当中也没有这样的遗传情况,怎么就偏偏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伤心过后,妈妈觉得不应该就这样放任孩子带着6根手指生活下去,以后孩子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妈妈不忍心看着孩子将来会陷入自卑或者不自信的心理上。
所以她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带着孩子去掉多指,哪怕家里的老人因为心疼孩子手术会痛苦而有所顾虑,她也从始至终都没有改变。
五型多指,复杂吗?
妈妈带着家人在当地问过,但因为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所以又转到了邻省去看,结果也不是很满意,妈妈还是想再多咨询一下,毕竟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天大的事情,正是写字、做事惯用的右手,不能太草率了。
在宝宝4个月的时候,妈妈带着宝宝来了门诊,他们来一趟实在是不容易,不仅需要转车,来的时候飞机也因为大雨取消了,一家人连夜又定了高铁票才过来了。
孩子的情况的确有些复杂,是V型多指,孩子右手的虎口比较松,拇指已经往外偏了,妈妈也是观察到孩子的拇指越来越弯,所以想赶紧带着孩子来看看。
宝宝这样的多指情况,手术还是比较复杂的,不能是去掉一个手指头那么简单,还要在手术过程中做调整,让宝宝术后的拇指可以有一个比较好的恢复的起点。
虽然情况比较复杂,但宝宝的手术还是比较常规的,家长不用过于担心,由于家里还有一个大宝,所以家长最后选择等大宝放假以后再手术,这样照顾宝宝术后会比较方便一些。
为了更好地护理,妈妈选择了辞职
等到孩子手术后的6个月,一家人又带着孩子过来复查了,妈妈说孩子现在已经可以自主地弯曲了,外观上的疤痕也比较淡了,通过观察孩子玩玩具,发现他手的姿态也不错。
这说明爸爸妈妈在孩子术后做的工作非常到位,事实上也是如此,孩子姥姥告诉我,妈妈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已经辞了职,在家专心致志地护理。
妈妈说:“做完手术,还是想自个儿护理比较好一点嘛,所以就专门辞职了!”
从换药到术后的功能锻炼、支具佩戴和涂抹祛疤药物,爸爸和妈妈都是全程参与,妈妈为了换药更好一点,对着视频反复观看细节,每天早晚的各种“任务”也是一个不落,都非常好地完成了。
宝宝也很配合,在功能锻炼一段时间后,妈妈发现宝宝已经学会了自己去活动弯曲手指,这样被动的锻炼和主动的配合一起,宝宝手指的活动也灵活多了。
这一路宝宝的变化,妈妈很是欣慰,从出生之后,宝宝就一直不让别人去碰右手,后来经过手术和锻炼,再去碰右手,宝宝也不会再哭闹了。
一开始一家人也不愿意把孩子带出去,因为会担心给孩子以后带来心理上的压力,但是手术后,亲戚来家里看见孩子的手指,也不会再说什么,都说做得很好,基本上看不出来了。
父母的愿望往往就是这样,希望孩子可以平平安安的,现在这个坎已经过去了,往后就要顺顺利利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