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子友(山东日照)
6月2日下午,自北岳恒山至悬空寺,游览完后即搭车至浑源县城,然后乘长途车至应县。两县城相距49公里,开始还看见两面有山,到应县后就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了,当晚住应县城。
第二天早6时即起床,步行至城北的木塔。经一条南北方向的仿古商业街,便到达木塔前的公园广场。广场中央至木塔大门处,矗立着一企业捐赠的大理石观音站像。几十名男女老少不等的信众列队向木塔朝拜后,便开始原地转圈,大声地口颂“阿弥陀佛”。自木塔周围腾空而起的上空中,成千上万的燕子在飞翔……
时间还早,便绕塔门边的围墙东行,越过一排排新旧不一的民居往北,便是一片开阔的空地。空地的东边,在一城墙的高台上建有一烈士陵园,至近前由铁栅栏门望去,迎面是一大理石墙壁,上面刻有毛主席在解放战争时期手写的关于解放应县的一封信,后面建在城墙高处的便是纪念馆了。
继续往东,北面还有一段残存的古城墙,上面挖了两个大窟窿,外面是一排排旧民居。沿小路走上古城墙,东面有一古色古香、青砖碧瓦的古建筑群,估计是一座古寺庙。往西,透过两棵枯树上的喜鹊窝,回望远处的古塔,在朝阳映照下显得更加庄重肃穆。
再次回到古塔大门口,仔细观察、研究一下眼前的古塔:
古塔前为大殿:上书“佛宫寺”,赵朴初题字。殿两侧为飞檐翘角的钟、鼓楼,大门两侧一副对联:
古塔千寻,一洲福泽仰国宝
殿宇巍峨,万民乐喜颂梵声
后面的木塔上书 :释迦塔
建于 :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
木塔高67.31米,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五层云檐,每个明层之间还有一个暗层,实为九层。塔檐简板布瓦覆盖,平面呈八角形。底层直径为 30.27米,是国内现存古代建筑中最高的木构建筑,在世界木结构建筑中也属罕见之珍品。
木塔重达7430.377吨,底层每根檐柱平均净负荷逾90吨。主体使用材料为当地产华北落叶松,斗拱使用榆木,共用料上万立方米,采用54种斗拱榫卯结构,无一颗铁钉。木塔经历千年的风云浸袭,多次地震摇撼,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又经数百发炮弹的袭击,仍然巍然屹立,令人称奇。
应县木塔,为全世界现存最高最古老的纯木结构阁楼式古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八点钟,大门开放,我第一个步入门内。站在塔下举目眺望,但见木塔逐层递收,塔沿两端微微向上翘起,斗拱恰似百尺莲开,塔刹高耸直插云宵。结构之奇妙,轮廓之优美,正所谓“远看擎天柱,近视百尺莲”。
现在塔内只开放一层。释迦牟尼佛结跏跌坐于速腰莲花座上,高于11米,是国内最大的室内塑像。
如此罕见的稀世珍宝,别说开放一层,就是近看一眼,也足够奢侈和满足了。
应县木塔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塔身内外悬挂有52块牌匾,其中“峻极神工”“天下奇观”,分别为明成祖朱棣和明武宗朱厚照亲笔所书。有幸眺望这些历代珍品,无论从其文字内涵还是书法艺术上,都是一次视觉的盛宴。
2015.6.3 游览
2025.9.1整理于泉城济南
沈子友(心系远山),山东日照人,1970年入伍,1984年军转工,中铁十四局退休。
编辑: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