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研究已证实:这两个时间段生娃、来月经,有抗衰效果!
创始人
2025-09-03 22:12:16
0

姐妹们是不是经常被念叨:

“月经来得太晚不好”“生娃太晚风险高”?

但最近发表在顶级期刊eLife上的一项重磅研究,可能要颠覆你的认知——初潮来得晚一点、第一次生娃晚一点的女性,反而更不容易衰老,还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心衰等老年病风险!

这项由美国巴克衰老研究所、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联合开展的研究,结合孟德尔随机化方法与英国生物银行近20万女性数据,清晰揭示了“女性生殖时间与衰老”的关联。

今天就用大白话给大家拆解,看完你会发现:原来“晚一点”背后,藏着这么多抗衰福利!

划重点:这不是“鸡汤”,是有基因证据的抗衰结论

很多人觉得“月经/生娃时间和衰老有关”是玄学,但这项研究直接从基因层面找到了答案。

研究团队通过孟德尔随机化(简单说就是用基因当“天然实验工具”,排除生活习惯等干扰因素)分析发现:基因层面倾向于“初潮晚”“首次生娃晚”的女性,衰老相关指标全是“优等生”。

父母寿命更长(P值均小于0.05),相当于从遗传上就自带“长寿buff”。

虚弱指数更低,平时不容易累,也不容易出现行动不便、免疫力差等问题。

表观遗传衰老更慢(比如GrimAge指标显著优化),简单说就是“生理年龄”比实际年龄老得慢,脸不容易垮、身体机能衰退也更缓。

更年期来得更晚,意味着女性特有的激素保护期更长,心血管、骨骼健康都更有保障。

更惊喜的是,这些结论不是“孤证”——研究团队还在英国生物银行近20万女性中做了验证,结果完全一致!

扎心对比:11岁前初潮VS13~15岁初潮,衰老风险差太多

研究把初潮年龄分成几组(1~<13岁、13~<14岁、14~16岁、>16岁),组组对比后发现:11岁前就来月经的女性,简直是“衰老高风险人群”。

活过80岁的概率,比13~<14岁初潮的女性低30%(OR=0.71,P<0.001)。

糖尿病风险近乎翻倍,心衰风险也翻了1倍,肥胖风险更是直接飙到4倍(OR=4.01,P<0.001)。

脸都老得更加明显,容易长皱纹、皮肤松弛。

反观13~<14岁初潮的女性,不仅长寿概率最高,糖尿病、心衰、慢阻肺这些老年病风险也最低。

生娃晚≠风险高!26~30岁第一次生娃,抗衰优势最明显

提到“生娃晚”,很多人会担心“高龄产妇风险”,但研究指出:在21~35岁这个区间内,首次生娃时间越晚,抗衰效果越突出,尤其是26~30岁这个“黄金窗口”。

和21岁前生娃的女性比,26~30岁生娃的女性,更年期推迟概率高18.4%(OR=1.184),宫颈癌风险直接砍半(OR=0.587);

31~35岁生娃的女性更厉害:糖尿病风险比21岁前组低38.8%(OR=0.612),平时体检血压、血糖都更稳定。

哪怕35岁后才第一次生娃,也比21岁前生娃强——阿尔茨海默病(AD)风险低52.6%,心衰风险低55.4%,连消化疾病都少了近一半(OR=0.569)。

而且研究特别强调:这种“生娃晚的抗衰优势”,不是因为“有钱养身体”,而是有基因和生理机制支撑。

比如生娃晚的女性,BMI普遍更低(Beta值-4.49E-02),而BMI是导致糖尿病、心衰的关键中介因素,相当于从源头减少了“衰老加速器”。

硬核机制:为什么“晚一点”能抗衰?这3个基因通路是关键

研究还找到了背后的“抗衰密码”——158个和生殖时间、衰老相关的基因,其中不少都在“长寿通路”里。

CRTC1基因

CRTC1基因的一个位点(SNP rs2003476)与多种衰老相关表型(如父母寿命、乳腺癌风险)存在统计学关联。

之前研究就发现它能延长线虫寿命,现在证实对人类也有效。

IGF-1、mTOR通路

mTOR通路的过度激活会加速细胞分裂、大量消耗细胞能量,并抑制细胞自噬,进而加速衰老进程。

初潮时间较晚、生育年龄较晚的女性,其mTOR通路活性和IGF-1水平天生就维持在一种相对“适度”或较低的范围,可能有助于减少细胞和机体的过度损耗,从而为延缓器官老化提供了潜在的优势。

AMPK通路

AMPK通路是细胞的核心能量感应器,其活性升高(通常通过运动或饮食干预实现)被证实能改善代谢健康,降低肥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而生娃晚的女性,这个通路的“保护作用”更明显。

也就是说,基因层面倾向“月经晚、生娃晚”的女性,携带的“抗衰基因”更具活性,这些基因能从细胞层面减慢衰老速度。

最后说句大实话:不用刻意“推迟”,但别被“早”焦虑绑架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

“那我能吃药推迟初潮吗?”

“我故意拖到35岁生娃行不行?”

研究团队特别提醒:这是“相关性研究”,不是“指导手册”。

初潮和生娃时间受基因、营养、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强行推迟可能有健康风险(比如月经不调)。

一般健康女性月经初潮的年龄范围为13~15岁,生育的适宜年龄范围为23~30岁。

需特别注意,当年龄接近上述范围边界时,应采取对应健康管理措施:初潮接近16岁仍未来潮,建议排查性发育相关问题;生娃接近35岁,需提前做孕前检查、加强孕期检测,中国《高龄妇女孕期管理专家共识》将高龄产妇定义为预产期年龄达到及超过35岁的孕妇。

真正的启示是:如果你因为“初潮来得早”“生娃比别人晚”焦虑,完全没必要。

研究已经证明,只要在正常范围内,“晚一点”反而有抗衰优势;更重要的是关注自己的BMI、作息,这些才是能主动控制的“抗衰变量”。

毕竟衰老从来不是“一个时间点决定的”,但这项研究至少告诉我们:女性的身体,比我们想象中更有“弹性”,不用被“必须早一点”的焦虑困住~

【参考文献】

Xiang Y, Tanwar V, Singh P, et al. Early menarche and childbirth accelerate aging-related outcomes and age-related diseases: Evidence for antagonistic pleiotropy in humans[J]. eLife, 2025, 13: RP102447.

说明:文字原创,部分图片由AI生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小伙毛里求斯冒险搜救坠崖游... 近日,一段第一视角拍摄的在毛里求斯搜寻陌生坠崖男子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关注。9月2日晚,封面新闻记...
徐州文旅赴宁推介 楚韵汉风“点... 交汇点讯 本周六,“苏超”第十一轮南京队将主场对阵徐州队。9月3日,由徐州文广旅局主办的“古韵名城 ...
乐山立下“三年之约”:再造两大... 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 “力争用三年时间,再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和世界美食之都两张世界级名片。” 9月3日,...
济南哪家医院做手指再造? 济南显微外科医院手指再造中心多年来致力于手指再造,能把患者离断的肢(指)体再植成活,将已缺失的手指通...
原创 男... 男生对女生的身体反应:情感表达中的无声语言 前言 在情感的世界里,言语往往无法完全表达内心的真实想...
中风偏瘫:识破诱因、抓住症状,... 中风偏瘫,即脑卒中后单侧肢体肌力下降或完全瘫痪,是中风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中风...
记忆力下降,都是痴呆吗? 随着年龄增长,许多人发现自己的记忆力不如从前:刚放下的钥匙转眼找不到,熟悉的名字突然卡在嘴边,约会时...
心理实训室设备类型多样,玖辰心... 心理实训室设备对于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等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与教学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心理实训室常见...
高端访谈丨80年前的胜利为何仍... 近日,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叶尔梅克巴耶夫在北京接受总台《高端访谈》专访。 叶尔梅克巴耶夫表示,今年是一...
低密度脂蛋白从5.1降至2.0... 老张今年55岁,平时工作比较忙,经常加班到很晚,饮食也不太规律。他喜欢吃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尤其是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