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此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位居首位。中老年人是主要患病群体,且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高。此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意义重大。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除了要严格遵从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以外,同时也要加强日常生活管理,以控制血压水平,预防高血压引起的各种严重并发症。
饮食护理
1
低盐饮食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保持低盐饮食十分重要。减少盐分摄入量可有效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因此,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要尽量避免食用咸菜、酱菜、腌肉及罐头、香肠等含盐量较高的食物。每日盐分的总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
2
科学饮食
高血压患者需根据自身病情及体重制定科学饮食计划,包括每日摄入总能量以及每餐食物分量与种类。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原则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原则。可多食用新鲜当季蔬菜,食材加工宜选择白灼、清蒸、炖煮等方式。此外,患者还需戒烟限酒。
3
适当补钙和钾
钙和钾是维持生理功能的重要营养素,高血压患者适当补钙有助于控制血压水平,降低高血压风险。可多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等。钾可减轻钠对机体的影响,辅助降低血压,同时维持电解质平衡,含钾丰富的食物包括土豆、香蕉、菠菜等。
调整生活方式
1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不仅可以辅助降低血压,还可以减重、降低血脂和血糖,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
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相结合的方式,有氧运动(如游泳、跳绳、慢跑、快走等)可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血气循环。无氧运动(如俯卧撑、举重等)能够增强肌力。运动的时间与频次需因人而异,以身体微微发热、出汗为宜。若在运动过程中有明显的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需马上停止运动。此外,运动时应结合气温变化情况及时增减衣物,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拉伸,以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损伤。
2
控制体重
将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多种高血压并发症。日常生活中,要保持科学饮食,并进行适量运动。
3
规律作息
高血压患者应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调节身体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患者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内环境安静,将光线调暗,不宜开灯睡觉,可以使用耳塞或遮光窗帘来隔绝外界干扰。
此外,为了避免因神经过度兴奋造成失眠,入睡前应避免饮用浓茶、咖啡或可乐等饮料,并避免观看情节比较刺激的影视作品或书籍,避免进行剧烈的体力活动,避免进行过于激烈的情感交流和讨论。
保持身心放松
高血压患者要主动学习情绪调节与压力管理的实用方法,以此避免因情绪剧烈波动造成血压骤升。平时可借助冥想、听音乐、练习书法等方式让身心保持放松状态,面对生活中的烦恼时,更要积极疏导压力,比如向亲友倾诉或外出散心来缓解。
文章作者:陈贵英(贵阳市乌当区百宜卫生院)
本文选自《人人健康》2025年9月上(总第681期)
文章编辑:吕涛
内容策划:乔禹
图片若有侵权,请联系本刊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