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得越早,死得越早”,是真的吗?这3种觉不宜睡,你中几个?
创始人
2025-09-14 13:40:02
0

林阿姨最近在小区花园遛弯时,听见几位邻居热烈讨论:“听说,睡得越早,死得越早?现在不流行早睡了!”回家后,她越想越不安。为了健康,她一直坚持晚上8点半就上床,现在倒好,反而觉得是不是自己反而把身体睡坏了。有天晚上,她甚至打电话问女儿:“孩子,妈妈晚上早睡,是不是对身体不好?”女儿哑然失笑,“妈,别信网上那些乱说的,咱还是得讲科学。”

互联网的发达,让各种五花八门的健康话题层出不穷。“睡得越早,死得越早”到底有没有科学道理?是不是早睡早起反而对健康不利?哪些睡觉习惯,才是真正威胁健康的“隐形杀手”?今天,咱们就一探究竟,尤其是第2点,90%的人都忽视了这个健康细节

睡得越早,死得越早?科学家怎么说,权威研究深度拆解

“早睡早起身体好”几乎成了每个家庭的口头禅,有媒体却用惊悚标题反其道而行,“睡得越早,死得越早”,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答案并非黑白分明。《睡眠医学》期刊曾汇总21国11.2万人,平均随访9.2年,将人群按入睡时间分成“早睡”“普通”“晚睡”三组。结果令不少人大跌眼镜:早睡(18-22点入睡)人群的死亡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别上升了29%,晚睡人群也有约11%的上升,而“正常入睡”(22-23点)风险最低。

光凭这一项数据,很多人就以为“早睡有害”,但其实科学家郑重强调,这只是相关性!不能将早睡直接等同于寿命变短。更令人警醒的是,早睡者多来源于医疗资源较为薄弱的地区,伴随基础疾病或其他生活因素的干扰,并非单靠“作息时间”就能解释早亡现象。

更具权威的牛津大学研究(样本:英国8.8万人,随访5.7年)发现,最佳入睡时间集中在晚上22-23点。如果入睡时间明显早于或迟于这一窗口,无论早睡还是晚睡,长期健康风险都在增加。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会随着作息紊乱而显著上升。

所以,一味追求极端作息,不仅无益,甚至会埋下健康隐患。规律、倾向自然节律的睡眠,才是长寿的底气。

你以为能补觉就万事大吉?这3种“毁健康的觉”,很多人还在天天睡

有人抱怨工作忙、压力大、上班早、饭局多,睡不够只能“周末狂补觉”。还有人喜欢晚上带着情绪睡,甚至昼夜颠倒倒班,觉得“反正都补上了就没事”……殊不知,以下三种睡觉习惯暗藏大隐患,很多人天天“中招”还浑然不觉:

情绪觉:带着负能量入睡,睡得再多也是白搭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时候,白天工作不顺、情绪紧张,回家后满脑子不开心,钻进被窝还在“复盘”烦心事?心理医生提醒,情绪觉不仅难以进入深睡眠,还容易导致夜间多次惊醒、失眠、睡得不踏实。数据显示,带着不良情绪入睡的人,失眠风险提升38%以上,第二天记忆力、注意力比平常下降一大截。

懒觉:睡得太多也同样损健康,不是多多益善

很多年轻人、老年人喜欢周末一睡就是十小时,认为“多睡点能补回来”。但权威医学研究发现,每晚连续睡眠超过9小时,心血管疾病风险反而提升23%!反复打乱睡眠节律,人体激素分泌紊乱,容易导致肥胖、糖尿病、甚至精神抑郁。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最佳睡眠时长为7-9小时,远离过度和“睡眠债”陷阱。

颠倒觉:昼夜不分,生物钟乱了健康全线崩盘

夜班族、失眠者、经常跨时区旅行的人最容易中招。昼夜颠倒使生物钟紊乱,直接加重心脑血管、肝脏、消化系统的负担。研究显示,长期夜班的人员,心脏病、糖尿病的风险增长38%-53%,胃肠疾病风险也大大增加。不要以为白天补觉就能毫无影响,“错峰睡眠”本质上无法弥补生物钟的恒定需求。

这些隐藏在生活细节里的危险睡觉习惯,才是真正需要警惕的“杀手”!尤其是“带情绪入睡”和“补懒觉”,看似小事,但伤害实则极大。

坚持科学“入眠”,身体才能真的轻松,健康睡眠的实用建议

既然“睡得越早,死得越早”只是网络误区,我们到底该怎么睡,才能既保健康又防慢性病?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医疗团队的研究总结如下,掌握3个核心技巧,让你从今夜起睡出健康体质:

合理安排入睡时间:22点到23点是“黄金窗口”

结合人体生物钟与心脏代谢节律,建议每晚10-11点入睡,无需追求过早上床,也绝不推荐熬夜。这个区间内入睡,人体褪黑素和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能最大限度修复血管、加强免疫力。尤其中老年人,应尽量按照固定作息就寝,减少卧床辗转反侧。

保持睡眠时长均衡,别让“睡眠债”压垮身体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每晚连续睡眠建议保持在7-9小时,短期缺觉可通过午休(20-30分钟)合理补偿,但切记避免长期赖床、“报复式补觉”,不要试图用休息天“一觉睡到中午”弥补工作日的失眠。研究显示,过度补觉既无法消除身体疲劳,反而容易让你第二天更加“越睡越困”,陷入睡眠惯性

心理调节,别“带着坏心情上床”,助眠小妙招加分

夜间思虑过重、情绪波动大,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关键隐患。建议入睡前半小时放下手机、远离电视、深呼吸、泡脚,或听一段轻音乐,练习正念冥想,都能帮助缓解压力、有效提升深度睡眠占比皮质醇回归稳定、心率平缓后,人体才能真正睡得香甜。

专家强调:睡前一小时内忌剧烈运动和过饱进食;卧室温度控制在20-24℃,遮光效果好,能最大程度激活“自然熟睡”机制。

睡得越早真的死得越早吗?其实,网络谣言混淆了“关联”与“因果”,过早或过晚睡都对身体不友好。科学的入睡窗口、均衡的睡眠时长、良好的入睡情绪,才是高质量长寿的关键。真正的健康,是坚持“适度且规律”,不是一味补觉、赖床、昼夜颠倒、或带着坏心情睡去。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睡得越早,死得越早”,是真的吗?这3种觉不宜睡,你中几个?》

《睡得越早死得越早?医生提醒:这3种不宜睡的觉,很多人都中招了》

《“睡得越早,死得越早”,有科学依据吗?牛津大学研究给出了答案》

《人睡三觉,命比纸薄?3种觉不能睡,睡多了伤身,你中了几个》

《睡得越早,死得越早,是真是假?科学研究发现:有一定道理》

《为什么有时候睡觉,越睡越想睡呢?总感觉睡不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突破传统!骨科手术机器人精准“... 本报讯(记者 丁玲)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郑州医院(郑州中心医院)高新院区急诊大厅灯火通明。71岁的张...
原创 9... 9月"排毒"正当时!多吃这3样"清体菜",身体轻松更养颜! 早上照镜子时突然发现,下巴那颗顽固的痘痘...
原创 贵...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前些日子,我和朋友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剑河县,那里有一处...
北京长城游别踩雷!别选景区 “... 家人们,北京长城的壮丽景色谁能拒绝呢?可这旅游市场鱼龙混杂,一不小心就踩雷,特别是那些景区“高价套票...
北京秋景探秘:这 5 家信誉好... 秋高气爽的时节,北京摇身一变,成了一座被大自然打翻调色盘的城市。香山的枫叶红得似火,坡峰岭的红叶如天...
原创 日... 在日本京都市区西郊的岚山脚下,坐落着一座天龙寺,以曹源池庭园闻名。1994年12月15日,作为古都京...
中际旭创、新易盛现身光博会: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联社 (ID:cailianpress),作者:付静作为覆盖光电全产业链的综合...
河南商丘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天... 9月13日晚,河南商丘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永城市上空发现“不明飞行物”。14日,河南省天文馆一名工作...
千年水利都江堰——九寨沟行之五 2025年9月7日下午1点30分到都江堰正门前,刷身份证入内游览。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市都江...
大赛 | 2025天一阁·月湖... 月湖是宁波的母亲湖,千年来涵养着这座城市的人文底蕴,也孕育了中国藏书文化的典范——天一阁。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