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长生存的肺癌觅友都表示,抗癌是一场长期战役,癌细胞随时都可能“卷土重来”,因此治疗结束后,提升自己的免疫力很关键。
很多因素会影响免疫功能,比如遗传、年龄、性别、先天疾病这些因素并非我们可以控制的,但营养和环境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因素[1]。也就是说,你吃的食物、你的生活方式(运动、睡眠),都是可以影响到你的免疫力。
如今换季容易生病,下面这8件事容易让免疫力变差,建议提高警惕。
01
8件事让免疫力相对较差
1.朋友是个大烟鬼
研究表明,吸烟造成的二手烟对健康有极大危害,中国有高达72%的人口暴露在二手烟下,从不吸烟的患者中约16%的肺癌的原因可能是二手烟[1]。
2.平日欠下“睡眠债”
经常克扣睡眠时间会让身体产生各种负面影响。研究表明,持续睡眠剥夺可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并且部分睡眠剥夺成人类流感抗体的产生也有所延迟[2]。
3.凡事老往坏处想
研究发现,当悲观者积极看待生活中的不幸时,体内和免疫相关的白细胞数量会增多,他们的身体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4.有话憋在肚子里
研究发现,喜欢探讨问题的夫妻,血压、心率会降低,而和免疫相关的白细胞数量会升高。而总是生闷气更是隐藏杀手。
5.顶着重压过日子
现代人越来越不容易,学业、工作、生活、社交感情等等,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紧绷的神经没有放松的时刻,疾病自然在一旁“虎视眈眈”,就等“免疫力疲惫”时找上门。
图片来源:摄图网
6.外出常以车代步
有车一族越来越多,大约25%的人已经丢掉了走路的习惯。研究发现,整天开车的人比喜欢走路的人,生病的时间长2倍。美国阿帕拉契州立大学研究指出,每天运动30~45分钟,每周5天,持续12周后,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会相对增加[3]。
7.过分依赖抗生素
研究发现,一出现感冒症状就服用抗生素只会让病毒产生抗药性,导致更严重的感染。
8.不易被逗笑
为何要总是紧绷着脸闷闷不乐呢?加利福尼亚洛马琳达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大笑能减少“压力荷尔蒙”的分泌,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
02
5个“法宝”提高免疫力
营养是维持生命活动及健康的物质基础,再次强调,想要维持免疫系统平衡,需要丰富多样化的营养元素,而不是只需要注重这几种营养成分[4]。
图片来源:摄图网
1.维生素A:肝脏+橙黄色蔬果
动物性食物如肝脏、鹅蛋黄、鱼肝油中维生素A含量非常丰富。大家都知道维生素A可以保护视力。
其实,它与免疫力关系也很密切,不仅可以促进抗体形成,还有利于维持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增强抵抗细菌的能力。胡萝卜、南瓜、橘子、橙子等橙黄色蔬果中提供的β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A。
2.维生素C:深绿色蔬菜+山楂
西兰花、菠菜、芥蓝、荠菜、大白菜、油菜等深绿色蔬菜;山楂、鲜枣、猕猴桃、木瓜、草莓、番石榴等水果,都是常见的维生素C高手。维生素C可以促进抗体形成,抗氧化作用还能减少外界因素干扰人体细胞平衡。
3.维生素D:海鱼
研究发现,维生素D能增强免疫力,可降低多发性硬化症和糖尿病的风险。维生素D摄入不足会影响身体正常机能。晒太阳是摄取维生素D最便利的方式,如果不方便晒太阳或者所在地区阳光不足,可以补充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像鲱鱼、鲑鱼和沙丁鱼等海鱼,动物肝脏、鱼肝油、鸡蛋中含量相对较高。
4.补铁:动物血+肝脏
缺铁会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减少,进而影响抗体产生,导致免疫反应缺陷。不过,补铁最好不要用菠菜、干枣、木耳等植物性食物,吸收率较低。红肉、动物血、肝脏等动物性食物富含血红素铁,吸收率高。红肉可以每天吃,推荐每天摄入40~75克(生重);动物肝脏最好每月吃2~3次,每次25克左右即可[4]。
5.补钙:牛奶+鸡蛋
人体维持自身免疫力的过程中,抗体是必不可少的“武器”。而蛋白质正是形成抗体的物质基础,饮食中缺少蛋白质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有很多,牛奶及其制品、鸡蛋、畜禽肉、鱼、虾、大豆等都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牛奶可以每天喝300毫升,大约1~2袋,鸡蛋1颗,畜禽肉每天40~75克,鱼虾每天40~75克,一把大豆(30克左右)或相应的豆制品均可[4]。
此外,患者在历经如手术、放疗或化疗后,免疫功能下降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免疫调节的药物(比如胸腺肽类药物)来改善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增强抗肿瘤治疗的效果。目前临床中最常使用的胸腺肽类药物有三种——胸腺法新、胸腺肽、胸腺五肽。
肺癌
参考文献
[1]汪萍,钟节鸣,李娜,等.1990—2019年浙江省肺癌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变化趋势的研究[J].中国肿瘤,2024,33(07):565-572.
[2]潘波洋.保健推拿手法对疲劳型亚健康模型大鼠免疫器官组织结构及功能影响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9.
[4]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内容制作
封面图片:摄图网+稿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