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万物收。
随着天气转凉、空气干燥,我们开始感受到皮肤干涩、口干舌燥、疲惫易倦……这些正是身体发出的"秋燥信号"。
中医强调"天人相应",秋季养生重在润燥、养肺、安神。
食养厨房这杯应季而生的茯苓杏仁茶,正是为秋季量身打造的温和滋养之选。
茯苓
健脾安神的「九土之精」。《神农本草经》列茯苓为上品,称其「久服安魂养神」。
其性平味淡,能利水渗湿而不伤正,健脾宁心而不滋腻,恰如一位沉稳的守中者,调和夏秋之交的湿与燥。
杏仁
润肺通肠的「秋燥克星」杏仁微苦而温,专入肺与大肠经。《本草拾遗》言其「润五脏,通络脉」。
秋日燥气初起,最易伤肺,杏仁携天然油脂润泽呼吸之道,兼解肠燥之困。
藕粉
生津润燥的「秋水精华」。
将夏日莲藕凝练为粉,得「清补相兼」之妙——既生津止渴,又轻灵不腻。
与茯苓一清一补,暗合「培土生金」之法(健脾以益肺)。
巴旦木润肺补脑(金生水),山楂消食化积(助运中焦),葡萄干补气血而润燥(土生金)众味相合,成一盏「润燥-健脾-安神」的立体茶羹。
取一勺玫瑰酱点睛,花香暗浮。
趁温热缓缓送入口中,滑滑的藕粉顺着喉咙下去,感觉干燥的嗓子都被滋润了。
芝麻香、杏仁脆、茯苓甘、山楂酸、葡萄甜……层层化开,宛如舌尖上的山水画。
不过度、不刻意,温润如水,日日可食,长久可安。
晨起可作滋补小食,下午可代甜品慢品,晚上亦能舒缓解乏。
这个秋天,不妨每周为自己安排三次茶羹。
舌尖尝的是甘润,身体收的是滋养,而文化传承的种子,正藏在每一口温热里悄然生发。
手心捧着暖和和,喝下去从喉咙舒坦到胃里——这才是中国人过秋天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