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灭菌乳新规的实行,关于灭菌乳和复原乳的讨论又多了起来。其实仔细观察既然灭菌乳一直以来都以生牛乳为原料,而复原乳更多地用于调制乳产品,国家为何还要在最新的灭菌乳规定中,强调 “复原乳”呢?
一、 厘清概念:灭菌乳与复原乳
灭菌乳:通常指我们常说的“纯牛奶”。它以100%生牛乳为原料,经过高温瞬时灭菌(如UHT技术)处理,在无菌条件下灌装而成。其产品标准明确要求,不得添加任何其他物质。因此,在消费者的传统认知和行业规范里,灭菌乳就等于“纯牛奶”。
复原乳:又称“还原奶”,是将鲜牛奶制成乳粉,加入一定比例的水,还原成的牛奶。在这个过程中,牛奶经历了两次高温处理,首先在制成奶粉时经过一次高温喷雾干燥,后在还原时再经过一次灭菌。这不可避免地会对牛奶中的一些热敏性营养素(如部分维生素)和风味造成影响。但核心营养蛋白质和钙
二、 复原乳的“主战场”:调制乳
正如问题所言,复原乳在市场上最主要的应用场景确实是调制乳。例如,我们常喝的草莓牛奶、巧克力奶、早餐奶等,其基础原料很多都是复原乳。这是因为:稳定性高,奶粉形态便于储存和运输,不受产地产季限制,能保证产品风味和品质的稳定。
对于调制乳这类注重口味和便利性的产品,复原乳作为一种合规、安全的原料,其使用是合理且普遍的。
三、 新规“强调”的背后逻辑:信息透明与价值回归
既然如此,为何灭菌乳的新规还要强调复原乳的标识呢?这并非针对复原乳本身,而是基于考量: 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这是最核心的原因。新规要求在包装上以醒目的方式标注 “含复原乳”,就是为了让信息完全透明化,让消费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偏好做出明明白白的选择。
总而言之,灭菌乳新规并非是对复原乳的“歧视”或打压。复原乳作为一种安全的食品原料,在调制乳等领域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