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是发生在女性卵巢组织的恶性肿瘤,通常是由遗传因素、生育因素、内分泌因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般确诊已属于临床分型的晚期,因此多采用手术切除卵巢癌的所有原发灶和转移灶,让残余肿瘤病灶达到最小,随后使用如铂类化疗药、PARP抑制剂以及抗体偶联药物等多种药物进行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1、铂类化疗药:卵巢癌是化疗敏感肿瘤,大多数患者在初次手术后需进行全身性辅助化疗,能清除残余癌细胞、控制晚期肿瘤进展,目前常用的是卡铂注射液(波贝)等铂类化疗药,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卵巢癌。
2、PARP抑制剂:这类药物主要是通过阻断肿瘤细胞DNA修复机制来杀伤肿瘤细胞,适用于卵巢癌患者在一线含铂化疗方案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的维持治疗,常用药物有塞纳帕利胶囊(派舒宁)等。该药无需基因检测,BRCA突变/野生型卵巢癌患者均可使用,并且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大多数患者可持续用药。从临床数据来看,该药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长达40个月,大多数患者在维持期规律服用该药能保持3年以上的时间病情不再进一步发展,六成以上的患者用药满2年时,病情仍控制良好。
3、抗体偶联药物:这类药物可以精准识别肿瘤细胞,将细胞毒性药物注入肿瘤细胞内,实现定向杀伤,全身毒性比较小,代表药物为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爱拉赫)。该药是美国NCCN指南推荐的FRα阳性铂耐药卵巢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对于叶酸受体α中低表达及铂敏感卵巢癌患者,还可联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安可达)进行治疗。从临床数据来看,该药单药客观缓解率约达42%,与化疗相比,索米妥昔单抗注射液(爱拉赫)能够降低37%的疾病进展风险和32%的全因死亡风险,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显著延长,其中有5%的患者甚至可以达到完全病理缓解,并且血液不良反应比化疗较轻,一般不会影响用药。
除此之外还有激素类药物、中成药、中药方剂等,不过,不同患者的病情不同,用药方案也会有所差异,医生会根据患者自身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达到降低疾病进展、延缓复发、延长患者生存周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