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女儿走进大学校园,开始了新生活。
我喜极而泣。
女儿不是学霸,一路走来磕磕绊绊。
她上初中时差点跳楼,我体会到强烈的无助和挫败感。幸好,我有了觉察,还算及时地接住了她的“求救信号”,随后做出调整。没想到,她上高中后,我和老公的感情又出了问题,影响到她,我不得不再次调整自己。
如今,女儿就要踏上新征程了,我虽然不舍,但更多的是欣慰。同时,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孩子好不好,关键看家长。
女儿上小学时学习还行,我没操心。上初中后,她的功课明显落后,且心情越来越差。她经常在家说“活着没意思,不想活了”之类的话。我在外辛苦打拼一天,回到家就想轻松一下,总听女儿说丧气话,心里实在不高兴。
其实,我家的经济条件还可以,我们做父母的也没给她特别大的压力,寒暑假还经常带她出去旅游,她怎么就不想活了呢?我觉得女儿很矫情。
一天,女儿又在家说“活着没意思”之类的话,当时我正在厨房忙活,实在忍不住,就怼她:“别光口头上说,拿出实际行动来,让我们看看!”女儿气愤地瞪我一眼,走到门口换鞋,然后“咣当”一声摔门走了。
我马上后悔了,想追出去,又放不下架子,心想:孩子也许就是一时使性子,不会那么傻的。
虽然这样安慰自己,但我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于是边做菜边竖着耳朵听门口的动静。过了十来分钟,听到开门的声音,我伸头一看—— 女儿回来了。
我松了一口气,宽慰自己:净瞎担心,这不好端端地回来了嘛!
我赶紧喊女儿来厨房尝尝我烧的菜,想缓和一下气氛。
女儿来到厨房,表情愣愣的,尝了一口菜,也没说好吃不好吃,而是说:“上面的风真大,我差点跳下去。但楼顶的围栏做得太高,我爬不上去。”
我吓了一跳,没想到,女儿居然要来真格的。一时间,我有点不敢接她的话茬儿,只能打岔:“瞎说什么呢?快帮我把菜端到餐桌上。”
当晚,我私下跟老公说,以后女儿再有类似表现,可千万不能激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青春期孩子太冲动,受了刺激,说不定会真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以后,对女儿一定要包容而不要回怼,尤其不要使用激将法。
说到青春期孩子容易冲动,老公说他在网上看过一个视频:有位妈妈和孩子发生口角,将车停在高架桥上。妈妈说了一句什么话刺激了孩子,孩子打开车门,跑到桥边,毫不犹豫就跳了下去。
说完,他搜到那个视频给我看。我再次庆幸:幸亏我们楼顶的围栏足够高,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为弄清楚女儿为什么会这样,我专门找懂教育的朋友咨询,并抽时间和女儿谈心,终于弄清楚了原委。
原来,女儿上初中后遇到了两大转变:一是她在小学是尖子生,老师器重,很多事都交给她干,她是老师得力的小帮手。上初中后她成了中等生,老师不再器重,她很失落。
二是上小学时,不光老师对她好,每天找她玩的小伙伴也多。可上初中后,很少有同学来找她玩,加上性格内向,别人不找她,她也不找别人,结果一个好朋友也没有。我们工作忙,平时也忽略了她,导致她的压力、苦恼无处倾诉。
懂教育的朋友跟我说:“孩子还愿意跟你对话,说明你们的亲子关系还行。以后,你一定要把她说的话当回事,用心倾听。因为这很可能是孩子在向你发出的求助信号。以前,她常在家说‘不想活了’,你没当回事。她说的次数多了,你还反感。其实,现在想想,她没有朋友,心中的苦恼无处诉说,负面情绪自然越积越多,所以她才觉得活着没意思。”
我醍醐灌顶,决心做出改变。
此后,饭前饭后,我总是主动找女儿聊天,聊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事情,还把她小时候的一些趣事也翻出来讲。
有一年,我们在新加坡过春节,看到街头舞狮子,她高兴得手舞足蹈。我把当时拍的照片冲洗出来,做成照片墙,让女儿时时看到、记住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每逢节假日,我就带她去野炊、露营等,亲近大自然。
女儿大了,有时听不进家长的话,但能听进去小伙伴的话。因此,我请我外甥女来家帮女儿辅导功课。
我外甥女刚上大学,不仅成绩好,而且颜值高,是我女儿的偶像。女儿看她表姐来了,就把表姐拉到她卧室,门一关,说要学习,闲人免进。我有时会送果盘进去,发现两人其实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聊天,根本没有学习。我并没有戳穿,觉得这样也挺好,至少能帮女儿排解一部分压力。
也许是年龄增长让女儿懂事了,也许得益于表姐的指导和帮助,女儿的成绩有了起色,性格也日渐开朗。她中考考得不错,再没说过丧气话,我心里的石头算是放下了。
女儿上高中后,学习任务重,压力大,而且很有紧迫感。
她说,不光是她,周围的同学都很有危机感。老师也经常敲打他们,说离考大学只有一千多天了。在这一千多天里,必须分秒必争地学习,不允许有任何懈怠。
我自然是全力配合,不断打听与升学有关的事,对老师和周围家长推荐的一些线上课或线下课,能安排的都安排上。
那段时间,除工作之外,我把全部的时间、精力都放在女儿身上,不承想,忽略了老公,以至于他有了异样也没有发现。等我知道的时候,老公的心已经不在这个家里了。他提出离婚,我实在不能接受。我为这个家辛苦十几年,到头来却成了一个笑话。
那段时间,我借酒浇愁,不再管女儿。上班时浑浑噩噩,下班后参加各种牌局、饭局——我想借此驱赶内心的痛苦。
女儿看不惯我的样子,跟着她爸爸指责我,我的情绪崩溃了。那段时间,我和女儿的关系非常糟糕。
后来,女儿明确对我说,不想见我,要去住校。因为她觉得,我在家发出的任何声音都是噪声。
女儿的话让我想起朋友说的一句话:“当一个人不爱你的时候,你连呼吸都是错的。”我受不了女儿对我的态度,真想一死了之。
朋友劝我:“你连死都不怕,活着还怕什么呢?”
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我最终同意和丈夫离婚,卖了房子,办了手续。现在,我只有女儿了,她可以不喜欢我,可我不能没有她。
原先,我以为女儿每天都在学校好好地学习。但有一天,老师给我打电话,问我女儿回家了没有?我说,没有。老师说,她今天逃课了,不知道去哪儿了。
我一听就慌了,把家里的亲戚全部发动起来去找她。结果,晚上11点左右,女儿自己回家了。
我问她,为什么不吭一声就逃课了?她说,没什么,就是想出去透透气。
看她一脸疲惫,我很心疼。我想,除高考压力之外,或许我的状态也给了她不小的压力,她想找个地方缓一缓情绪,这也在情理之中。
于是,我没有责备她,而是表示理解,并告诉她:“以后要是觉得压力太大,不要自己扛着,可以告诉妈妈。”
她轻轻地“嗯”了一声。
到了高三,学校里的气氛异常紧张,同学们去食堂买饭都是一路小跑。吃饭时,根本顾不上细嚼慢咽,囫囵吞枣地吃过饭,马上摊开书学习,每天过得打仗一样。
女儿受不了,说实在不喜欢这种被鞭子抽着、赶着的感觉,于是她跟老师谈,不参加学校的魔鬼式训练。
要说,我和女儿的关系彻底好转,就是从这时开始的——为了帮她躲避高三的魔鬼式训练,我为她圆了谎。
她为了不参加学校的复习,跟老师请假,说我生病住院,需要照顾。老师给我打来电话,问我的身体怎样,什么时候出院等。我看到旁边的女儿神色紧张,猜到她对老师说了谎,就顺着说,身体好些了,不过,还需住院一段时间,感谢老师的关心等。
打完电话,我问女儿的想法。
她说,她非常不愿意在学校复习,她想这几天在家按照自己的节奏复习。我同意了。在这件事上,我选择坚定地和女儿站在一起。我告诉她,以后如果需要我跟老师请假,我会全力配合。
就这样,我俩成了一个战壕的战友,女儿跟我的关系明显好转。
高三的最后两个月,一天我在单位上班,外面下大雨,老师给我打电话,说我女儿的状态很不好,让我带她回家。
我开车接回女儿,想到明后天是双休日,可以带她出门转转,放松一下。开始,我想带她在省内转转,发现省内都在下雨,而昆明是晴天,就连夜买机票,说带她飞到昆明去喂海鸥,下周一再回来上课。
女儿很惊喜,但又有些担心:“这样做会不会有些夸张?”
我回答:“不夸张,人生就需要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从昆明回来,周一清晨,我开车送女儿去学校。到校后,她用手机给我发来一句话:“妈妈,你让我看到了人生的丰富和无限可能,我一定不会辜负你。”
女儿说到做到。今年高考,她如愿被心仪的大学录取。
我知足了。
END
作者:流 沙
编辑:壮青青
文章来源:
《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2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