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停药
一旦发现喝药后出现过敏症状,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刻停止服用正在使用的药物,这是阻止过敏进一步加重的首要步骤。无论是自行购买的非处方药还是医生开具的处方药,都应马上停止摄入,避免过敏反应持续恶化。
评估过敏严重程度
轻度过敏:若仅表现为皮肤瘙痒、轻度皮疹等,生命体征平稳,无呼吸困难、心慌、血压下降等严重表现。此时可先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休息,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对于儿童,要特别留意其皮肤皮疹的变化情况,避免儿童搔抓皮疹导致皮肤破损感染。
中重度过敏: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心慌、血压下降、全身大面积皮疹伴瘙痒加剧等情况,这是非常危急的状况,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附近医院急诊救治。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让患者保持平卧体位,若有呕吐倾向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误吸。
就医并重新调整用药方案
医院就诊:患者需尽快前往医院急诊科或皮肤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等来明确过敏情况。可能会进行血常规等相关检查辅助判断。
重新调整用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重新制定用药方案。例如,若是抗生素引起的过敏,会更换为不具有交叉过敏的其他类型抗生素;若是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过敏,会寻找该疾病的替代治疗药物。对于儿童患者,医生在选择替代药物时会更加谨慎,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如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会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会详细询问儿童既往用药过敏史等情况,确保新的用药方案安全可靠。
采取对症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对于轻度过敏引起的皮肤瘙痒、皮疹等,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等。但对于儿童,会根据年龄和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剂型的抗组胺药物,并且要密切观察儿童用药后的反应。
-糖皮质激素:如果过敏症状较为严重,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但使用糖皮质激素时会权衡利弊,对于儿童会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因为长期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等产生一定影响。
其他治疗:若有喉头水肿等情况,可能会进行吸氧、雾化等治疗来缓解呼吸道症状。
总之,喝药过敏后要迅速采取上述措施,及时停药、评估严重程度、就医调整用药并采取对症治疗,以保障患者的健康,特别是儿童等特殊人群要更加谨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