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旅游之三重境界
创始人
2025-09-30 10:03:52
0

古往今来,秋高气爽之际都是外出旅游的好日子。“旅”和“游”原为两个概念:“旅”是“客寄之名”,有背井离乡之意,后衍生出为商旅(旅)、军旅(征)、迁徙之旅(迁),乃至天子之旅(巡)等。“游”乃“旌旗之流”,后衍生为“流动”之意,并被赋予随心所欲的意向,如“优哉游哉”描绘生活的悠闲自在,而“游牧”“游民”等则多了些无拘无束的意味。大体来看:“旅”更重旅行、外出,强调空间上的行进过程;“游”重在增广所见所闻,追寻心灵的慰藉与精神的寄托。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气候各不相同,历史文化、生活习惯也别有差异。因此,自古就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说法。

西汉时,司马迁曾为“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在20岁时“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又在入仕之后周游了关中、山东等地,还以使者的身份远赴西南地区。

游历西汉的名山大川后,司马迁以亲身积累丰富的地理资料,成就了《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美誉。其中,《史记》对山川风物之考据尤以翔实著称。

比如,巴蜀地区盛产姜、朱砂、石、铜、铁、竹木;关中秦地种植业发达,出产五谷;河北中山地区手工艺强大,多出“美物”;河北燕地既有海滨,又有山区,出产鱼、盐以及枣、栗;三楚之地盛产稻米和淡水鱼。如此细致的描述,绝非仅仅埋首于书斋就能写就的。

古人旅游热衷于饱览大江大河、凭吊历史遗迹,徜徉于旖旎风光之瑰丽、醉心于山水田园之静谧,边游边赏、边赏边学。

徐霞客少年时便有“问奇于名山大川”之志,几涉前人未曾踏及之地,遭遇过“路棘雪迷,行甚艰”之状况,攀登过“阔仅尺余,凿级其中,仰之直若天梯倒”的悬崖,潜入过“陷身没顶,手足莫施”的深涧。

三十功名,万里遐征。无论是勘测山的高度、丈量洞的深度,还是探访江河地形的源头走势,徐霞客“凡事必记录之”,经过沉淀与积累,终于完成《徐霞客游记》,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天下山川之胜,好之者未必能至,能至者未必能言,能言者未必能文。”作为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和文学家,徐霞客无疑将“能至”“能言”“能文”做到了一个极致,创造了古代中国文人的新活法。正如清初学者所评价的那样,徐霞客“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亘古以来,一人而已”。

管他芒鞋蓑衣,仍可恣意享受

古人不时翻山越岭、跨江过河,试图在旅途中参悟人生哲理,放下世俗的烦恼和羁绊。

唐开元十四年,李白顺着长江,开始了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人生旅程。李白人生中的大多数时光都与名山大川相伴,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飞瀑、“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滔滔黄河,也有“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的巍巍终南山、“云霞明灭或可睹”的梦中仙山。丰富的游历,让李白的诗词总是带有一种豪放与疏阔。

北到河北定州,南到海南儋州,西到川渝,东到蓬莱,都曾留下苏轼的足迹。在人生逆旅中,苏轼一边寄情山水,一边写诗填词:在密州,他赞许超然台的美景是“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初到黄州时,他感叹“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泛舟于赤壁之上,他吟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来黄州的第三年,苏轼与朋友一同出游。忽遇大雨,朋友深感狼狈,他却毫不在意:任凭风雨萧瑟,不如吟诗呼喝;管他芒鞋蓑衣,仍可恣意享受人生。

物物皆游矣,物物皆观矣

《世说新语》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戴安道是学问广博的高雅之士,与王徽之的关系十分要好。夜雪初霁,王徽之想起了远在剡溪的好友戴安道,遂备船摇桨、星夜前往。从山阴至剡溪,月光照泻在河面上,船儿轻快地前行,沿途景色都披上了银装。到了戴安道家门口,王徽之感觉尽兴了,就直接转身返家。

在王徽之眼中,去哪里不重要,停留时间的长短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上的体验和感受。这种但凭兴之所至的行为,体现的正是不拘形迹的“魏晋风度”。

归根结底,心境最重要。借由旅游,情怀在其中,感悟在其间。真正的抚慰其实来自内心深处,而非遥远的彼方。

《列子》中有一段对话:初,子列子好游。壶丘子曰:“御寇好游,游何所好?”列子曰:“游之乐所玩无故。人之游也,观其所见;我之游也,观之所变。游乎游乎!未有能辨其游者。”

列子认为,旅游的精要在于欣赏事物的变化。他的老师壶丘子却指出,最高级的旅游是不知道要去哪里、不知道要看什么,重在从内心寻找快乐。

两相比较,列子的游属于“外游”,即“四处匆忙奔走,乱花渐欲迷人眼,身心疲惫不堪”;壶丘子则已进入“内观”的境界,即“物物皆游矣,物物皆观矣”。

《道德经》曰:“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当人们学会用心洞察世界,旅行便愈发通透。与之相伴,“内观”成为一种找回自我的绝佳方式——抛开生活中的琐碎和困扰,静下心来去感受真实的瞬间,感受生命的美好和丰富。由此,哪怕是一场午后的雨、一束美丽的花,都能让人体悟到自然之本质。

◎本文原载于《解放日报》(作者:严婷、杜昭),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图片由豆包AI生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享“瘦”之旅】(57)通过运... 误区一:健康体重管理就是单纯减重 大家都很在意体重秤上的数字。如果坚持运动一段时间后,体重秤上的数字...
草药的力量:如何通过传统植物提... 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压力似乎成了每个人的常态。你是否也曾因为工作或生活的琐事而感到焦虑不安?想过用一...
秋分后,少吃鸭肉和鸡肉!多给家... 嘿,家人们!入秋之后这天气啊,真是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啦!白天出去溜达一圈,那太阳晒得身上还带着点夏...
静脉曲张遇上糖尿病:双重风险下... 当静脉曲张与糖尿病“相遇”,两者并非简单的“1+1”叠加,而是会相互影响、加重风险:糖尿病会让下肢血...
发展性协调障碍:被忽视的神经多... 当我们谈到神经多样性时,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可能是自闭症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简称多动症)。然而,在这些...
73岁“无痛取卵”?国家医保局... 中新网9月29日电 据国家医保局网站消息,大数据时代,任何违法违规行为都难逃“数据慧眼”。依托全国统...
原创 这... 在情感的漫漫征途中,男人和女人携手探寻着爱的真谛。 爱,有时候藏在温柔的话语里,有时候躲在深情的凝望...
双节期间宁夏出行服务创新点亮农... 双节期间,宁夏出行服务以精准创新与全龄友好为核心,通过细节升级激活农文旅消费新动能。 记者了解到,宁...
还在纠结预制菜?食在广东早已N... 深圳商报· 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张莹 国庆假期前夕,由广东省商务厅、佛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
眉山:税惠添翼,“低空+文旅”... 今年以来,四川“低空+文旅”热潮持续升温,从“乐山大佛-峨眉山”空中走廊到成都“熊猫飞的”航线,低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