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天路,新藏线像一条银色丝带,串联起雪山与戈壁。这条被称为“天路”的国道旁,中石油新疆销售喀什分公司的天路、库地两座加油站,如同两朵绽放的“宝石花”,在缺氧、严寒、大风的极端环境中,为过往旅客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从紧急送氧到风雪救援,从贴心指引到健康守护,这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写满了石油人对“客户至上”的践行,更诠释着高原之上最质朴的守望相助。
3200米云端的“生命驿站”
库地加油站地处G219国道165公里处,在这里贴心服务早已融入日常。便利店员阿不都热依木江·阿不都热曼有双“火眼金睛”。2025年9月20日,一名来自江苏的游客陈先生走路打晃、脸色发白,她立马会迎上去:“来,先到里面吸会儿氧,我给您倒杯热奶茶。”为了让初上高原的游客快速适应,加油站特意在休息区设置“高原适应角”,摆放着葡萄糖口服液、应急药品,他都会暖心提示进站客户:“缓慢行动、少喝水。”
员工急救出现高反症状的客户。
针对自驾游客的需求,员工库尔班·买买提吐尔逊还自行充当了“地理百科大全书”,对周边50公里内的牧民定居点、行车路线、最佳观景点进行讲解,还会提示“哪段路易起风、哪个弯道有暗冰”等细节。“上次按你们标的路线走,不仅避开了落石区,还拍到了绝美的雪山日落!”9月19日,一位回头客王先生特地来到加油站加油时说道。随后他难掩喜悦之情,还和员工们分享旅途照片。在这座云端加油站,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一次次“多问一句、多帮一把”,让陌生的旅途有了温度。
2025年8月14日至8月1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山体滑坡阻断了G219国道189公里段,30余辆自驾车、100余名游客被困在海拔3200米的库地加油站周边。“大家别慌,加油站就是临时落脚点!”站经理开萨尔·努尔艾合买提第一时间吹响应急哨,员工们扛着铁锹清路障、拎着热水逐车慰问,便利店的货架前,大家有序领取方便食品,而休息区里,吸氧器正轮流为出现高原反应的游客缓解不适。
“孩子脸都紫了,多亏你们的氧气!”四川游客李女士抱着5岁的女儿红了眼眶。员工在依努尔·麦麦提力守在孩子身边,不时调整氧流量,努尔姑丽·买买提还拿出自己的糖果哄逗孩子。直到次日道路疏通,游客们临走时纷纷在加油站的微信朋友圈与留言本上写下感谢:“在高原最无助时,是中国石油给了我们安全感。”这样的紧急时刻,库地加油站每年要经历十多次——暴风雪里帮救护车紧急加油、无人区为抛锚车辆送油救援、深夜为故障货车联系修理厂家,员工们说:“只要车灯亮起来,我们就不能歇着。”
库地加油站员工为客户递水。
风雪中的“健康守护岗”
“师傅,您是不是头晕?快到这吸会儿氧!”9月21日,前庭主管艾克拜江·玉苏音看到一位货车司机下车后摇摇晃晃,立刻上前搀扶。天路加油站专门设立的“司机之家”里,制氧机24小时运转,配备了血压仪、急救箱。
60岁的游客陈大爷曾在这里突发高反,热孜宛古丽·阿卜杜克热木一边给他吸氧、测血压,一边联系卫生院派救护车。“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你们的反应比亲人还快!”为了方便游客,加油站还在每个加油机旁贴了“热水、吸氧机免费提供”字样标语,员工们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提供帮助。从一瓶氧气到一次急救,从一句提醒到一路守护,库地加油站用专业与爱心,为高原过客筑起“生命防线”。
天路加油站坐落在高原的风口处,冬季最低气温达零下30℃,暴风雪一来,积雪达到10厘米左右。2025年3月的一个深夜,一场强降雪突袭,加油站前后道路被积雪封堵。“必须赶在天亮前清出通道,不然早行的货车会被困!”站经理阿布都黑尼·买提尼亚孜带领4名员工,顶着大风挥锹扫雪。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员工们的睫毛结了冰碴,手套冻得硬邦邦,却没人停下手里的活。
早上10点,当第一辆货车缓缓驶入加油站时,司机王师傅愣住了:“这么大的雪,你们居然把路清出来了!”更让他暖心的是,古丽娜尔·库都斯递上了冒着热气的姜茶:“喝口暖一暖,油箱给您加满。”而在盛夏,加油站的“司机之家”总是挤满人——阿布力克木·玉素音把西瓜切好,为长途司机准备解暑的绿豆汤,休息区的空调始终调在最舒适的温度。“这里比家里还贴心!”司机们常说。
扫雪。
高原“石油魂”:一代代人的坚守与传承
在天路和库地加油站,员工们平均年龄不到35岁,却大多扎根高原。天路加油站站经理阿布都黑尼·买提尼亚孜把家安在了加油站宿舍,春节、中秋等节日也依然坚守在加油站。
高原地区物资匮乏,用水紧缺,遇到封路与游客暴涨的时候,客户用水量激增,一时间饮用水和日常生活用水短缺。天路和库地加油站站经理组织员工及时解决客户诉求:天路加油站站经理及时与附近驿站联系沟通,协调调水问题;库地加油站站经理组织员工从对面河里抽取用水,解决燃眉之急。“卫生间绝不能停,客户诉求要尽量解决,特殊时期全员都要‘上阵冲锋’,一个也不能掉队。”阿布都黑尼·买提尼亚孜说道。
库地加油站员工合影。
他们克服着高原缺氧带来的头痛、失眠,忍受着与家人分离的孤独,却始终把笑容留给客户。“三老四严”的石油精神,在他们身上化作了“客户需要时,我们就在”的坚定承诺。如今,两座加油站的“暖心服务”已成为G219国道上的一张名片,过往旅客总会特意绕到这里加油、休息,只为说一句“谢谢”。
当夕阳为高原的雪山镀上金边,天路、库地加油站的灯光次第亮起,如同黑夜中的星辰,指引着归途的方向。这两朵绽放在高原的“宝石花”,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最朴素的行动,温暖着每一段旅途,也书写着新时代中国石油人扎根边疆、服务人民的初心与担当。而那一句句真诚的感谢、一面面鲜红的锦旗,正是高原之上,最动人的回响。(王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