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治未病科主治医师富斌
久坐办公的中年朋友,是否有两侧髋部酸痛、僵直的困扰?经常踢球、骑行的青年健将,又是否会出现腰胯部卡阻、弹响?这有可能是腰胯功能出现了问题。
我们腰胯部的腰骶关节、髋关节,正常情况下骨骼精准匹配,活动时互动协调。但若长期伏案、坐姿不正、感受风寒或运动时急停扭转,会令此处关节错位、肌肉劳损、功能失衡,骨骼与软组织就会相互卡碰、磨损,“筋出槽,骨错缝”,引发慢性疼痛、活动受限。
这种疼痛以腰、髋、臀部及腹股沟隐痛、酸胀为主,易在下蹲、抬腿、爬山等弯腰屈髋时诱发或加重,可伴有下肢窜痛麻木、腰或髋关节僵硬(早晨起床或久坐后尤为明显)、关节卡顿弹响、肌肉萎缩甚至跛行。拖延日久,一方面可发展为骶髂关节、髋关节骨关节炎等慢性病,阻碍活动;另一方面会引起慢性疲劳、烦躁忧郁、睡眠障碍等脊柱亚健康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早发现、早维护是防治的关键。
当X线、核磁等影像学检查尚无明显病变表现,仅存在腰胯部不适感与活动受限时,可通过外科体格检查、中医经络检查等途径发现阳性体征,提醒我们予以重视。此时可采取休息、降低腰胯部运动强度、康复训练等方法自我调节,配合中医药物与经络调理,促进关节功能康复。
中医认为本症属“痹症”“虚劳”等范畴,多因外伤劳损、年老或体虚气滞血瘀、肝肾不足、筋骨失养引起,调治经验丰富、方式多样。
药物方面
中医治病求本,以内服活血化瘀、补肝益肾方药调理偏颇证候,从源头治理发病的土壤;同时外用镇痛通络、祛风除湿的中药塌渍、膏摩、熏洗、贴敷,直接作用于患处,缓解症状。双管齐下,标本兼顾。
经络方面
腰胯部位于人体督脉、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走行位置,循经分布着命门、腰阳关、秩边、环跳、居髎、阳陵泉、悬钟等舒经通络、强筋健骨常用要穴,最适宜在医生指导下开展针灸、点穴、拔罐等调治;再适当配以推拿手法放松僵硬肌肉,使小关节复位正常。互补调节,协同增效。
疼痛、不适消除后
可逐步进行低强度运动训练,锻炼支撑腰胯部生理活动的肌肉力量,如仰卧位空蹬自行车、臀桥、猫牛式、侧卧位髋外展练习等。
日常生活中
应减少久坐、长时间跷二郎腿、爬山爬楼、深蹲等对腰胯部压力较大的动作;在体育锻炼前充分热身,避免突然的剧烈运动,锻炼后拉伸、放松肌肉;控制体重,治疗肥胖,减轻腰骶、髋关节负担;远离寒冷、潮湿的不良环境。
腰胯部疼痛在生活中常常被忽视,早期发现结合自我训练与医助干预,可有效缓解症状、防治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如您正被类似症状困扰,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咨询检查、综合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