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很多人不愿意做肠镜?院士:做一次肠镜,或能保5年不得肠癌
创始人
2025-10-01 00:12:36
0

“王大妈,今年刚满52岁,总觉得肚子有些不舒服。邻居聊起做肠镜,大伙一边摇头一边吐槽:‘太尴尬,太痛了,谁敢做!’王大妈也有点犯怵,直到某天同幢楼的老李,无意间查出晚期肠癌,家里顿时愁云惨淡。

医生遗憾地说:‘如果早一点做肠镜,也许根本不会错过最佳时机。’王大妈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也该留个心眼?不过,网上那么多“肠镜恐怖故事”让她更加犹豫——它真的这么难?真的值得受这个‘罪’吗?”

其实,关于肠镜,流传已久的“痛苦”“丢人”“麻烦”标签,让许多人止步门外。殊不知,这一次检查,可能就是守护你和家人健康的防火墙。

为何明明有益,仍有过半数人选择回避?而院士却一再强调,“做一次肠镜,五年都能安心远离肠癌”?这之间,隐藏着哪些医学真相与大众误区?今天,就来聊聊你最关心的,肠镜的那些“谣言”和事实——第3点,很多人想不到!

肠镜真的那么可怕吗?权威专家这样解读

面对肠镜,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害怕与尴尬。一项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肠镜筛查率不足15%,而欧美一些国家普及率早已突破六成。究其原因,既有对疼痛、隐私的担忧,也有对“麻烦准备”的讨厌,部分人甚至误信“没症状就没病”的错误观念。

其实,随着医学进步,目前绝大多数医院都能提供无痛肠镜。也就是说,简单麻醉下全程几乎无感,很多人检查后直呼“比传说中轻松多了”!

而对于隐私问题,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成熟流程,已极力保障个人尊严与舒适感。不得不提的肠道准备环节,虽需服用泻药、调整饮食,但正因肠道清洁彻底,结果才精准无误,多数人在一次规范操作后,轻松完成。

“肠镜没有你想象的难,只是很多人被网络传闻吓住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多次呼吁:超过45岁还未查肠镜的人,一定要抓紧,做一次可保你5-10年没有肠癌之忧!这不仅仅是口号,更是基于强大医学数据的科学建议。

坚持做一次肠镜,五年内身体会发生这些变化

为什么医生、院士这么看重肠镜?秘密就在于肠癌的“时间差”。临床研究显示,95%的肠癌起源于良性息肉,从息肉变癌平均需5-10年。而肠镜能将绝大多数可疑病变“一网打尽”,提前把隐患扼杀在摇篮中。

定期做肠镜,可以带来明显收获:

1、极大降低肠癌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一次高质量肠镜可使肠癌发病风险下降60%以上

2、发现并清除早期息肉。息肉早期没症状,通过肠镜摘除后,癌变概率基本清零。

3、把握黄金治疗期。发现早期肠癌者的五年生存率超90%,远高于晚期的不足20%。肠镜筛查,几乎等于免费增添5年“健康保险”。

4、减少家人牵挂与经济负担。美国一项追踪调查证明,接受定期肠镜筛查人群,因肠癌住院和化疗带来的花费明显下降近一半

你看,肠镜不是一次性的仪式感,它是真正能换回无数健康岁月的一道屏障。而你忽略的第五年变化,可能正是为家人提前排除了无形的风险。

不想后悔?建议这样做,这三招帮你轻松跨过心理坎

肠镜虽好,迈不过心理这道坎怎么办?其实,方法很简单:

1、选择无痛肠镜,体验“一觉醒来检查完”

现代医学让肠镜不再是“酷刑”,提前预约无痛肠镜,既不煎熬,也没恐惧感——许多医院对此流程已有成熟体系,真实体验远比“网上传言”轻松。

2、提前和家人或医生沟通,减轻尴尬焦虑

有公开做肠镜的中老年朋友反馈:主动把担心告诉医护,反而收获更多理解、关怀。尤其是专业诊室、同性操作、隐私措施等,都为你提供最大保障。

3、科学制定检查时间和饮食,顺利完成肠道准备

合理安排时间,听从医生建议,每一步配合好饮食、休息及泻药摄入,实际多数人都能顺利通过。自律带来安全感,也让你多一分健康保障

总之,肠镜本身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因恐惧耽误了发现疾病的机会。你现在的主动和勇敢,是送给自己和家人的最大安心。健康,其实就藏在每一次“主动筛查”的决定里。院士的提醒句句在耳:45岁后别等有症状才行动,一次规范肠镜,就是五年健康护航!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结直肠癌预防与筛查中国指南(2020年版)》

3.《中华消化杂志》2023年第43期:肠镜检查规范化操作流程研究

4.《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肠癌早筛与健康管理》

5.《肠镜检查对中国中老年群体肠癌发病率影响研究》

6.《WHO全球肠癌防控现状报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辽... 【战报】辽宁男篮热身赛惜败北控 末节三分雨难挽败局 9月26日晚,CBA季前热身赛迎来焦点对决,卫...
糖尿病“源头”已发现,油炸没上... 清晨的菜市场里,张阿姨正拎着新鲜食材,和身边邻居聊起社区里新被检查出糖尿病的何大哥。何大哥身材并不胖...
头晕手麻非小事?可能是身体在“...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常常会忽略身体发出的一些“小信号”,比如偶尔的头晕、一阵阵的手麻、或是不...
原创 张... 第一次站在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前,才懂 “云端漫步” 的真实感 —— 脚下是百米深的峡谷,身旁是飘来飘...
基因的蝴蝶效应:自闭症可能源于... 想象一下,一个蝴蝶轻轻地扇动翅膀,却可能引发千里之外的一场风暴。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中的场景,但在我...
家门口看名医 |10月省人医生... 江苏省人民医院宿迁医院生殖医学科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重点建设科室、江苏省人民医院临床生殖医学中心宿迁分...
德州锦绣川景区:金秋菊韵迎双节 大众网记者 祁小丽 德州报道 当中秋的明月邂逅国庆的荣光,当沁人的菊香漫遍广场的角落,9月30日,...
原创 足... 中国足协近日确定了国家队教练班子的基本架构,虽然主教练人选仍在慎重考察中,但中方教练组的地位已经板上...
为啥很多人不愿意做肠镜?院士:... “王大妈,今年刚满52岁,总觉得肚子有些不舒服。邻居聊起做肠镜,大伙一边摇头一边吐槽:‘太尴尬,太痛...
遇到这类甲状腺癌,诊断要小心了... 病例回顾 李某,女, 39 岁,因自觉颈部不适就诊,行甲状腺超声检查。 超声所见 甲状腺形态失常,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