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大运河,千年水脉绵延不绝。乘船水上漫游,已成为越来越多人亲近运河、感受历史的方式。10月1日,大运河游览观光再次上新——这一次,船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成为了“旅游目的地”。沿途风光打底,AR科技赋能,一场跨越千年的沉浸式运河之旅,正式启航。
小编在前期试航中提前探路,登上了这艘“时空修复号”,看看这趟“AR水上游”到底有多“有戏”!
武林门码头乘船,启程即穿越
乘客在武林门码头乘坐“拱宸邀月”号出发,登船坐定后,便可佩戴上一副轻巧的Rokid AR眼镜。戴上它的一瞬间,眼前的运河仿佛被“激活”了——柳永笔下“钱塘自古繁华”的盛景,在虚实交融的画面中徐徐展开。游客也正式接到了一个神秘身份——“时空修复师”,一起解锁其中的任务。
AR影像:漂来的北京、流成的杭州
船行至潮王桥,桥墩上的四尊潮王石像“活”了过来!AR画面中,潮王或骑鲤鱼、或持宝叉,怒视河心,仿佛随时准备与水妖一战。那一刻,游客不只是看客,而是“降妖小队”的一员,身临其境地参与到这场千年之前的运河传说中。
AR影像:“运河第一香”
船近香积寺,游客还可以轻触虚拟屏幕,点亮“香积夜灯”;经过拱宸桥时,又参与到“丁丙修桥”的历史场景中。AR技术不仅还原了建筑,更复原了记忆。那一刻,船上的每一位游客不只是游船体验者,而是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科技不“出戏”,剧情有“共鸣”
也许你会很好奇,AR眼镜里的这些画面,是如何随着游船移动的?人会不会晕呢?完全不会!据介绍,这套AR系统采用了3DoF追踪技术,即便船体轻微晃动,虚拟画面也稳稳“贴”在实景上。更厉害的是,全船AR设备由中央系统统一控制,每到一处景点,所有人同步触发剧情,集体沉浸,共鸣感拉满!
AR影像:“江桥渔火”十里银湖墅
在剧情内容打造上,以运河沿线历史文化故事与场景为基础,打破传统观光“走马观花”的模式,让乘客在赏景的同时也能感知到诸多文化记忆点。
运河不只有历史,更是“水上会客厅”
AR影像:“航运动脉”变“生活画廊”
除了大运河传统文化元素,AR水上游同样呈现着杭州运河两岸城市发展的步伐。随着“AR水上游”到了小河直街,乘客可以沉浸式体验江南运河人家的慢生活。运河边的小河公园,再现了当年中石化小河油库的实景照片,这样的时空对话,也让不少老杭州人“感慨唏嘘”,高耸的油罐褪去工业外衣,变身成了会发光的“油罐灯笼”,一代人奋斗的青春,蜕变为运河百姓的诗意栖居。
AR影像:“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未来,这趟“AR水上游”之旅,还将围绕大运河可听、可看、可感打造诸多数字文旅融合新场景,进一步延伸与水岸空间、商业业态、非遗体验的有机联动,在历史叙事与现实场景中,展现大运河的时空魅力。
泛舟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