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湖大剧院里欣赏千年绝技与声声喝彩,在乡间的杂技小院,看年过花甲的老把式抖空竹如蝴蝶穿花,听少年学徒在晨光中练功吐纳。这两条线路,将带您寻访吴桥杂技最温暖的根脉与最炽热的传承。你可以亲手触摸那些被岁月磨得光滑的石担、陈旧的道具,听老艺人讲代代相传的江湖往事,见证技艺如何在一粥一饭间延续,感悟吴桥杂技那蓬勃不息、源自乡野的生命力量。
线路一:
民俗杂艺·小院非遗体验之旅
推荐线路:
上午:张硕杂技小院(桑园镇大第八村)→刁家班杂技小院(桑园镇小第九村)→张家班杂技小院(桑园镇双庙芦村)→何书胜杂技小院(铁城镇张松村)
中午:云瑧金陵杂技酒店/红牡丹宾馆就餐
下午:杂技博物馆→江湖大剧院返程
线路二:
江湖根脉·杂技绝技探源之旅
推荐线路:
第一天
上午:吴桥杂技大世界
中午:云瑧金陵杂技酒店/红牡丹宾馆就餐
下午:吴桥杂技博物馆→米娅的农场→线装书博物馆
晚上:江湖大剧院(云瑧金陵杂技酒店/红牡丹宾馆就餐住宿)
推荐线路:
第二天
上午:张硕杂技小院(桑园镇大第八村)→刁家班杂技小院(桑园镇小第九村)→张家班杂技小院(桑园镇双庙芦村)→何书胜杂技小院(铁城镇张松村)→于金生杂技小院(于集镇东街村)→于永玉观道杂技小院(于集镇东街村)
中午:酒章文创园就餐
下午:酒章文创园→星蓬天杂技小院(曹洼乡后李村)返程
景点简介
吴桥杂技大世界
1993年诞生的国家4A级景区,以“江湖文化城”为灵魂,重现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的市井奇观!漫步青石板路,看“鬼手居”三仙归洞神出鬼没、“吹破天”鼻奏唢呐穿云裂石——“江湖八大怪”的绝活让你秒穿清末民初的杂技江湖!更有大型情景剧《江湖》以声光电编织杂技史诗,年吸引80万游客共赴这场“世界唯一杂技主题乐园” 的奇幻盛宴。
吴桥杂技博物馆
隋唐殿宇巍峨,运河文脉流淌!4万平米空间内,东汉戏车画像砖诉说角抵戏的远古基因,唐代杂技俑重现汉水百戏的喧闹场景。"中央殿堂,四隅崇楼",每一块砖瓦都在讲述江湖儿女的天神话。
江湖大剧院
建筑面积1.6万平米,总高46米,观众席可容纳1600人,能够满足国际杂技马戏比赛要求。剧院4.0版本的《江湖•秀》大型杂技剧已全面上线,演出时长约70分钟,演员们在此轮番上演《中幡》、《蹬鼓》、《大飞人》等10余个精品杂技节目,动作扣人心弦、表演惊险刺激。
米娅的农场
农场占地1400亩,集千亩花海、农产品采摘、果树种植、农业观光于一体,是中国农业大学花卉育种研究基地,园内现有400多种菊花园艺品种。此外,农场还培育种植了芍药、月季和玫瑰等花卉,以及桑椹、草莓等多种绿色果蔬。置身其间,游客们徜徉在花的海洋,伴着浓郁的花香,人和自然变得亲近而触手可及。
线装书博物馆
博物馆建于2016年,馆内设有毕昇及活字印刷展区、沧州地域文化展馆、方志馆等19个展厅,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两大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和历史演变过程。陈列线装图书15万套,名人书画展品5000 余件,全方位反映中国木刻版印刷的历史沿革及其在世界印刷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目前,馆内收藏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也是我国铜活字印刷史上最大的一部图书—《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酒章文创园
现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园区划分为中国传统文化区、特色展览区、综合演艺区、特色种植区等多个板块。在这里,游客可以现场体验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酒头酒古酿工艺,观看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认证的3万件酒器具文化历史形态演变,汲取吴桥历史名人明代内阁大学士范景文清廉文化的力量。
刁家班杂技小院
由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桥县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刁桂华打造。该小院是集中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桥杂技”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包含排练厅、展示厅、传习室、学员宿舍、交流厅、餐厅等内容,围绕江湖岁月、扎根成长、育人为本、舞台新生、荣誉关怀五个主题版块,通过丰富的道具和翔实的图文故事资料,生动展现“刁家班”从民间戏班走向国际舞台的奋斗足迹,再现吴桥杂技从传统技艺到世界非遗的辉煌蜕变。
张家班杂技小院
围绕杂技传承、文旅交融两大主题,集杂技文化展示、特色演出、技艺传习、参观游览与互动体验于一体,共分为乡村舞台、高空情缘、动物萌宠乐园、研学、文创、非遗保护等六个板块,通过丰富的道具和翔实的图文资料,故事陈述和节目表演,讲述吴桥厚重的杂技文化和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杂技精神。
张硕杂技小院
以“杂技超市”为核心创新模式,全面展示从单项节目到集体节目、从高空节目到地面节目、从民间戏法到舞蹈表演;主要分为室内、室外两大区域,依托“非遗+旅游”,借“杂技+舞蹈”还原“台下十年功”的文化内核。
何书胜杂技小院
以“传承传统杂技、培育非遗新人”为核心,兼具杂技专业演练与系统化教学双重功能,整体划分为四大功能区域:练功实训院(基础技艺打磨)、非遗传承院(杂技技艺展示)、动物驯养院(杂技表演动物)、节目展演院(小型演出)。
于金生杂技小院
围绕艰苦奋斗、文化交融两大主题,设有杂技世家薪火相传、闯荡江湖情系五洲、百戏竞技争奇斗艳、马戏大王群兽献瑞、领导关怀志存高远5个展陈篇章。通过图文资料、实物道具与现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吴桥杂技的艺术魅力、发展脉络。
于永玉观道杂技小院
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于永玉按照老北京四合院的格局打造了该杂技小院,位于于集镇东街村。以传承传统剧目为主,具备杂技教学、杂技表演、旅游观光、研学培训、杂技研讨等功能。小院围绕杂技文化薪火相传这一主题,通过老照片、传统道具复原吴桥杂技与老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唐山小山民俗演艺区的渊源,展现吴桥兴盛繁荣。小院延续师徒传帮带的传统培养模式,推动杂技活态传承与综合利用。
星蓬天杂技小院
由第六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银狮奖得主张健打造。小院紧扣“文化+体验”双主题,在训练场墙面精心打造“杂技时光长廊”—以清晰时间轴为脉络,系统展示星蓬天杂技团从创立到发展的关键节点、斩获的荣誉奖牌及国内外巡演的珍贵照片,用鲜活的杂技记忆,直观呈现杂技团体的成长与荣光。院内通过科学分区拓展多元体验,是触摸杂技文化、感受非遗魅力的特色小院。
来源:吴桥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