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济不好,而旅行的人却越来越多?
创始人
2025-10-03 07:27:09
0

来源: 作者:

不是说现在经济不景气,大厂裁员,好多人都失业了么?

为什么热门景点,依然人挤人;就连小众景点也排起了长龙,目光所及全是人。

据数据显示,我国2024年全年国内出游人次达56.15亿,较2023年增加7.24亿人次,同比增长14.8%

而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32.85亿,同比增长20.6%。预计2025年全年将突破60亿人次

你说经济不好,为什么旅行的人却越来越多呢?

难道大家都很有钱,唯独自己没有钱?

其实,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旅游人数反而增加的现象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消费行为、社会心理和行业策略的多重变化。

01

旅游人数增长的4大原因

1、消费观念的转变

我国公认的最大的奢侈品,包括:房子、车子、子女教育、医疗等。

现在不少年轻人,因为压力太大,干脆不买车、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娃。

玩游戏,追追剧,旅旅游,能花几个钱?

几千块一个月,根本花不完。

出门旅行虽然也有些消费,但相比结婚、房子、车子、孩子这些消费,就相当于买只口红而已。

经济学中有个“口红效应”,就是指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消费者倾向于减少对高价奢侈品的支出,转而购买价格相对低廉的非必需品。

比如,口红,旅游等,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当下赚钱不容易,“既然赚不到大钱,那就让自己开心点”成了很多人的想法。

在北京做程序员的张磊,也道出许多人的心声:“换房换车不敢想,但花几千块带家人看海,这样的快乐实实在在。”

过去几年,大家都体会了一把末日心态,人不是老了才会死,而是随时都有可能死去。

身边英年早逝的中年人都有吧,年纪轻轻去世的也不是没有。

没有什么来日方长,只有人生无常。

于是,一些年轻人不再相信,先苦后甜,延迟满足。

而是相信,先苦了后面未必甜,但先享受了一定甜。

这也反映了,现在年轻人对生活不确定性的反抗。

2、旅游成本降低

虽然说这两年旅游的热度不减,但是人均旅游消费却降低了

经济好的时候,大家普遍富游,出行必须商务舱、一等座,住宿五星级酒店。

现在主打一个穷游,佛系出发,出门就是红眼航班或者二等座,住宿也消费降级为普通连锁。

去年暑期,国内长线游订单量激增152%,但人均消费反而下降18%。

再说说旅游消费,西安作为初代网红旅游城市,大家都觉得他们背后的运营商肯定赚得盆满钵满。

但根据2024年已披露的财报显示,大唐不夜城背后的曲江文旅目前处于亏损局面。

有个新闻说,大唐不夜城接待人次一千万,收入一千万,平均一人消费一块,主打一个赔本赚吆喝。

还有,年轻人中流行起了一种很新的旅游方式——“特种兵式旅游

“特种兵式旅游”可以理解成:挑战体力和时间的极限,以求花最少的时间和金钱,游最多的景点。

一天下来运动步数破三万是基本操作,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旅行结束的工作日还可以继续回到原本的生活上班上学。

“30小时往返1300公里游6个景点”、“33小时速游北京,一天转8个景点”、“2天1夜玩转新疆”……诸如此类听上去就令人大为震撼的话题,频频出现在网络平台上。

更有“青春没有售价,硬座直达拉萨!”的激昂口号,振奋着每个“特种兵”的心。

3、 特定人群的旅游需求激增

以前淡季出行,好多景区都没有什么游客。

这两年,淡季出行,哪怕是一些不出名的景区,也能碰到不少人,大部分是退休老人,通常都是成群结队的,也有一些自驾玩床车、房车的退休人士。

经济好不好,和退休老人没有太多关系,旱涝保收嘛。他们是淡季旅行的主力。

很多老年人观念也开始了转变,不再一味为儿孙做牛马,也懂得了享受人生。

拥有闲暇时间的,不止退休老年人,还有失业和灵活就业的人。

据招聘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主动选择“间隔月”的求职者暴增37%。

被优化的李媛没有立即找工作,而是带父母完成迟了十年的家庭旅行:“突然停下来的时间,让我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生活。”

4、政策、企业、媒体多方的推动

今年国家为鼓励旅游业,实施“百城百区”文旅消费行动计划联动金融机构与文旅企业,发放消费券、消费满减优惠

比如,今年一季度,四川发放“蜀里安逸”消费券超2亿元,直接拉动餐饮、零售增长5%以上。

其次,企业为了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推出了不少优惠政策,如门票打折、低价旅游团,甚至联合航空公司推出“随心飞”等产品,使得旅游变得更加经济实惠。

还有,短视频平台也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我们的旅行决策。

据某短视频平台数据显示,旅游类内容日均播放量突破20亿次。当西安大唐不夜城的灯火在手机屏幕流淌,当淄博烧烤的烟火气扑面而来,无数人被瞬间“种草”。

以上这些“推动”就像一根杠杆,轻轻一撬,就把犹豫的消费者推进了景区大门。

02

旅游是新经济的起点

国家推动消费券、文旅融合,看似在刺激短期数据,实则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产业升级:

冰雪经济从冷资源变成热产业,2025年市场规模将破万亿。

就业拉动:

一个不夜城能创造上千个岗位,从表演艺人到小吃摊主,全是毛细血管般的经济活力。

文化传承:

很多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正是通过旅游被看见、被保护、被传承。如果没有游客到访偏远山村的古民居,可能逐渐破败,老手艺人的非遗技艺(如剪纸、刺绣、制陶)可能因无人问津而失传。

区域协调:

旅游能打破地理和经济的“壁垒”,把发达地区的消费力引向欠发达地区,让偏远地区也能分享发展的红利。

国际博弈:

中国游客涌向全球,外国游客因“即买即退”政策重返中国,这种双向奔赴的美好,正在重塑全球消费版图。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过:“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目的。”

当旅游从可选项变成必选项,当体验从奢侈变成刚需,可能我们正在见证一场静悄悄的经济转型。

最后:

送给大家一段话吧: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无论经济下行还是上行,躺平还是放松。

让我们都真实的活在当下,

不骄不躁。

最后的最后,祝大家假期里阳光满路,快乐如风!

对此,您怎么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进度达70%!杭州即将进入全盛... 满城桂花香甜,杭州人期盼已久。自9月16日少儿公园“第一桂”开花至今,满觉陇的桂花开花进度又刷新。9...
这个国庆假期,在淄博,玩点不一... 盛世华诞 举国同庆 今天是假期第三天 你被堵在哪里? 其实真正的宝藏,就在身旁。 淄博 这座浓缩了千...
湖南一动物园被吐槽国庆临时涨价... 10月1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吐槽,称 湖南常德动物园国庆临时涨价,真的合理吗?该网友称, 一个人...
北疆有情 包头有请 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包头市推出“欢腾鹿城·礼赞中华”10大文旅场景活动,全市景区景点、夜市街区...
原创 陈... 陈赫与张子萱的甜蜜云南之旅 陈赫和张子萱的感情生活一直是大家热议的话题。这次,他们俩在云南的旅行Vl...
长假去哪玩?来金山朱泾,在花海... 花海绚烂,乐声悠扬,一场融合自然与艺术的田园音乐会,在初秋的上海金山朱泾镇拉开帷幕。10月2日,作为...
秋色满城 历下有约丨天下第一泉... 10月1日,“泉颂华章”2025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国庆中秋游园会正式拉开序幕,景区节日氛围浓厚,特色活...
跟着味蕾去旅行!在武汉“过早”... 原标题:在湖北武汉户部巷体验“过早” 清晨滋味,唤醒城市记忆(跟着味蕾去旅行) 武汉热干面。人民网...
突降大雪!堵车封路,景区关闭!... 国庆假期首日,有游客发视频称新疆多地下雪,部分路段受影响被封。 10月2日,记者从喀纳斯景区公安分局...
特朗普称俄罗斯是“纸老虎”,普... 当地时间10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在俄罗斯南部城市索契举行的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第22届年会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