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困惑:孩子小时候黏自己,长大了却越来越疏远,甚至不想在自己身边多待一会。
不是孩子变了,是父母的心态和做法,拉开了自己和孩子的距离。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把自己没实现的愿望,都压在了孩子身上。认为 “孩子应该考清华北大,或者至少考个交大”“小学语文数学必须考 100 分”。
但父母自己小时候考了多少分?父母自己的水平低,凭什么要求孩子必须要 “优秀”呢?
孩子可以身心健康地长大,就是最大的财富。别把不切实际的想法堆在孩子身上,给他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环境就够了。
父母越是苛求结果,孩子压力就越大,慢慢就会觉得跟父母在一起很压抑,自然想躲远点。
其实,孩子和父母的距离,从孩子出生那天起,注定会慢慢变远。小时候抱在怀里、骑在肩头,后来牵着手走路,再后来她可能只会偶尔挽着你的胳膊,等她读了大学、工作了,见面的次数只会更少。
所以,父母真正该做的,是珍惜孩子还依赖你的日子,别总想着 “他以后应该怎么样”。
你可以给孩子提供好的条件,支持他去追求自己想做的事,但别苛求他必须达到你设定的目标。
这样你活得轻松,孩子也能感受到你的理解和爱,就算他长大了,也不会跟你走得太远。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长大了就不亲了,而是父母太执着于 “要求”,却忘了 “陪伴” 和 “接纳” 才是最重要的。
别等孩子走远了才后悔,从现在开始,少点期待,多点理解,亲子关系才能更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