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吃什么能快速醒酒?浓茶、蜂蜜都没用!不妨试试这1招
创始人
2025-10-03 15:15:51
0

家庭聚会、商务应酬,总免不了推杯换盏。

一不小心喝多了,第二天头疼欲裂、胃里翻江倒海,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

这时候泡杯浓茶提神、冲杯蜂蜜水解毒,或者干脆掏出随身携带的“解酒药”……

其实这些方法基本都没用,甚至可能帮倒忙。

醉酒

当你喝下那杯酒,酒精(乙醇)主要在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液。

除少量能通过汗液、尿液和呼吸直接排出外,超过90%的酒精都甩给了肝脏去代谢处理。

肝脏代谢酒精需要两步关键工序:

第一步: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将酒精转化成乙醛

第二步: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将乙醛转化为无毒的乙酸,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问题就出在第二步,乙醛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毒性远超乙醇。

我们喝酒后出现的脸红、心跳加速、恶心、头晕等难受症状,很大程度上就是它在体内作祟。

那么,为什么有人“千杯不醉”,有人“一杯就倒”?

核心就在体内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与含量,这种酶的含量主要由基因决定,可以说是“天生注定”。

大约有40%-50%的中国人天生就相对缺乏乙醛脱氢酶,这意味着他们喝酒后,乙醛无法被快速清除,在体内大量堆积,导致更容易醉酒和脸红。

所以,“喝酒上脸”其实是你身体发出的警报,提示你代谢酒精的能力较差,不是所谓的“能喝”。

解酒药、蜂蜜、浓茶

1. 解酒药

市面上的“解酒药”大体分为三类:

植物/保健品类:成分多是姜黄、葛根、牡蛎提取物、维生素等。

且不说这些成分的解酒效果未经严谨科学证实,即便有些产品声称含有“酶”,也纯属忽悠。

因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口服进入胃里,就会被胃酸无情地分解成氨基酸,根本不可能以活性形式到达肝脏替你工作。

化学成分药品类:如含有纳洛酮的药物,它其实是阿片类药物(如毒品)过量的解毒剂,也能对抗酒精对中枢神经的抑制,让人“看起来”清醒一点。

但注意,它完全无法加速乙醛的代谢,有毒的乙醛依然在你体内肆虐。

而且这是处方药,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躁狂等副作用,绝不能随便吃。

“黑心”添加剂类:有些非正规产品为了让消费者感觉“有效”,甚至会非法添加兴奋剂、激素等,让人短暂亢奋,掩盖醉酒症状,这无异于饮鸩止渴,极大地增加了身体负担。

一项发表在《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Science》上的研究明确指出,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解酒药”被明确证实可以提高乙醛脱氢酶的量或活性

因此,它们起不到真正解酒的作用。

乱吃这些产品,不仅交了“智商税”,还可能加重肝脏负担。

2. 蜂蜜水

“蜂蜜水解酒”的说法流传甚广,依据是蜂蜜中的果糖能加速酒精代谢。

研究确实发现,果糖能轻微提高第一步“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加速乙醇转化为乙醛。

但坏就坏在,它对处理毒性更强的乙醛毫无帮助

结果就是乙醇虽然消耗得快了点,但产生的大量有毒乙醛却在体内堆积得更多、更快,可谓是“火上浇油”,可能加重醉酒后的不适感。

3. 浓茶

很多人觉得浓茶能提神,可以对抗醉意。

殊不知,茶叶中的茶碱咖啡因本身就会使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管扩张。

与酒精的作用混合,简直是“双重刺激”,加重心脏的负担。

对于本身有高血压或心脏病的人,尤其危险。

此外,茶碱还有利尿作用。

喝酒本身就会导致身体脱水,再喝浓茶会加剧这个过程。

不仅不能帮助排酒,反而会使体内酒精浓度相对升高,加重脱水的症状,让你第二天起来更加口干舌燥、头晕乏力。

真正有用的一招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给肝脏足够的时间,让它按自己的步骤完成代谢工作,没有任何外力能明显加快这个过程。

但是,可以大量补充水分或含有电解质的饮料辅助身体,让这个过程更舒适一些,减轻宿醉的痛苦。

在喝酒的间隙和酒后,有意识地喝下大量的温水、淡盐水或者运动饮料,就是你能为自己做的最简单、最有效的事。

或许有人会问,现代医学这么发达,难道就没有一种真正的药物能解酒吗?

确实有一种药物被证实能够激活乙醛脱氢酶,它就是美他多辛

研究显示,它可能将乙醇在体内的半衰期从7小时以上缩短至不到6小时,确实能加速代谢。

它是处方药,严格用于治疗酒精性肝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绝不能自行购买。

而且副作用明显,可能会引起周围神经疾病(导致手脚麻木等),哮喘患者和儿童禁用。

在解酒这件事上,真的没有捷径可走。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 [EB/OL].

[2] 曹亚男, 李林, 徐漫, 等. 中国人群代谢相关基因的深度全基因组序列分析[J]. 细胞研究, 2020.

[3] 田英平,石汉文.急性酒精中毒诊治共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2) : 135-138.

[4] Berman P A M , Baumgarten I , Viljoen D L . 口服果糖对血液中乙醇清除的影响[J]. 南非科学杂志, 2003, 99(1):47-50.

[5] Tygstrup N, Winkler K, Lundquist F. 果糖对人体肝脏乙醇代谢影响的机制[J]. 临床研究杂志, 1965, 44(5):817-830.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再热也挡不住!” 这个国庆,... 国庆中秋“双节”叠加,临安文旅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多景点以自然体验与文化魅力为抓手,多点发力、各具特...
潮评赛丨旅行也能反内卷?当年轻... 潮新闻客户端 潮评赛选手 许冰艳 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一如从前呈现火爆态势,但年轻人关于旅游目...
上海这里成“人气顶流”!连海外... 买!买!买! 国庆中秋双节刚刚启动 上海奥特莱斯成为“人气顶流” 在位于青浦区的百联奥特莱斯,上海市...
4个常见的炒菜小习惯,严重可能... 傍晚时分,厨房飘着饭菜的香气。李阿姨像往常一样,熟练地倒油、加热、翻炒,不一会儿一盘色香味俱佳的菜肴...
原创 孙... 在WTT中国大满贯女单赛场上,裁判一句“球低于台面”的口头提醒,让原本平静的比赛突然增添了不少争议。...
身体“管道”通畅了,日子才舒心... 咱们身体里藏着无数“管道”——血管、淋巴管,它们就像家里的自来水管道、下水道,负责把营养、氧气送到全...
原创 冬... 标题:冬季我家餐桌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一道汤,滋补养颜防衰老,特别美味。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家的味道总...
原创 全... 9月30日晚,跳水奥运冠军全红婵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她正进行跳水训练,背景的侧面墙壁上...
胃癌治疗参考:5种中成药与5种... 胃癌的治疗需结合病情分期(早期、进展期、晚期)、身体状态综合制定方案,中医以“扶正祛邪、健脾和胃”为...
红薯是“抗癌之王”,能杀死98... 62岁的林阿姨最近成了小区的“健康达人”。每当傍晚,她总爱带着一袋新鲜的红薯,兴致勃勃地与邻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