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从那件事之后,我好像再也高兴不起来了。”
“我控制不住地想,越想越难受,像陷入了一个漩涡。”
“我觉得我不该有这样的情绪,我该怎么办?”
同学们,是否你也曾被这样的时刻困扰,这样的情绪让我们无法开心的生活,像时刻钻在牛角尖里,想不通也放不开。今天,我不想只是简单地劝你们“想开点”。我想分享一种更深层、更有效的方式——不是如何“战胜”情绪,而是如何允许情绪穿过自己。
一、 为什么我们越挣扎,陷得越深?
当负面情绪像浪潮般涌来时,第一反应往往是抵抗。但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当我们刻意压制情绪时,大脑的杏仁核(情绪警报中心)反而会更加活跃,就像不断按压的弹簧,积蓄更大的反弹力。同时,负责理性思考的前额叶皮质功能会受到抑制,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越告诉自己“别想了”,反而陷得越深,陷入“情绪脑”主导的循环。常见的情绪应对往往加重这一误区:有的同学选择“压制情绪”,“我必须积极起来”的自我命令,会进一步激活杏仁核,增强情绪反应;有的同学选择“沉浸情绪”,在思维的牛角尖里无限循环,不断放大痛苦细节,让负面情绪变得更牢固;最让人心疼的是“批判自我”,“别人都没事,怎么就我不行?”这是在情绪漩涡之上,叠加一层羞愧的二次伤害。我们以为在解决问题,实则在挖深陷阱。仿佛一个在流沙中挣扎的人,越是用力,陷得越深。
二、 什么是“允许情绪穿过自己”?
“允许”二字,听起来简单,却是最强大的精神力量。它不是放纵自己沉溺在消极情绪里,而是一种带着觉察的自我接纳。“接纳”(Acceptance) 是承认:“是的,我现在感到很悲伤、很焦虑。我承认这个事实的存在。” 不给这个事实贴上“不好”或“不该有”的标签。“觉察”(Awareness) 是好奇地观察:“喔,原来焦虑的感觉是这样的,它让我的胃部发紧,手心出汗,呼吸变得急促。” 我们需要让自己从一个被情绪控制的受害者,变成一个冷静的观察者。而“穿过”则意味着,你明白它只是过客,而非住户。情绪的到来和离去有其自身的规律,它不会永远停留。你的任务不是阻止它来,而是确保它不会堵在你心里。允许它来,也允许它离开。
三、 如何实践?——RAIN:情绪穿行的四步指南
理论或许抽象,但方法可以具体。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个非常有效的情绪调节工具——RAIN正念练习法。结合大学生群体高频面临的“人际矛盾”、“学业焦虑”、“未来迷茫”三类场景,以“人际矛盾”为例,拆解RAIN情绪法的具体操作流程。下次当你感到情绪浪潮来袭时,可以试着闭上眼睛,完成这四步:
场景:当你和室友因为生活习惯不同而大吵一架,事后你既委屈又愤怒。
操作:第一步,只是轻轻地、不带评判地认出核心情绪。当在心里对自己说:“噢,我此刻感到非常愤怒,并且有点受伤。” 精准命名的动作可以使杏仁核平静下来,避免被情绪完全淹没。
2. A - Allow 允许
场景:接着,你可能会像“我为什么要生那么大气,明明是他的问题”,一旦陷入“对错”争论,会更加烦躁。
操作:这是关键一步。对自己说:“我允许我现在感到愤怒和委屈” 即使这些情绪让你感到不舒服,也试着不要推开或评判他们。就像允许一位客人暂时坐在你的客厅里,你不需要赶他走。这能减少内在冲突,但需要注意的是允许情绪存在并不等于认同自己的观点绝对正确,也不是纵容自己做出过激行为。
3. I - Investigate 探究
场景:继续感受那份愤怒和委屈。
操作:带着关怀而非批判问自己:“这种愤怒在我身体的哪个部位?是胸口发堵、喉咙哽咽还是肩膀紧绷?”这一步能将“他为什么这样对我”的思维漩涡转化为具体的身体感受,有效分散对冲突事件的过度反刍,让你从“攻击-防御”模式中抽离,回归当下。
4. N - Non-Identification 不认同
场景:你可能开始认同“我真是个糟糕的人/我们关系彻底完了”等想法。
操作:将自己和情绪分开。告诉自己:“我正在经历强烈的愤怒,但这只是一种情绪反应,并不代表我的全部,也并不代表这段关系的全部。”这有助于弱化情绪性结论,为后续冷静处理矛盾留出宝贵的心理空间。
四、 当情绪浪潮来袭时,你可以做的几件小事
除了RAIN,还有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帮你锚定当下:
1.身体锚定法
操作:离开冲突现场(如宿舍)。找个地方坐下,用力感受双脚踩在地面的踏实感,或者用手摸一下冰凉的桌面、一个温暖的杯子,感受真实的触觉。此方法通过强烈的触感,将注意力从“战斗”现场拉回到当下的物理世界,打断情绪升级的恶性循环,在失控的前奏为自己按下“暂停键”。
2.书写情绪法
操作:拿出备忘录或纸笔,设定5-10分钟,不加修饰的写下你头脑当中所有的想法、悲伤和愤怒(仅给自己看)。写完后,毫不犹豫地删除或撕掉,象征性地完成一次情绪宣泄。书写过程可以整合逻辑,帮人厘清思绪,避免因情绪发出伤人或后悔的消息。清除动作提供一种掌握和结束的仪式感。特别适合在冲突后想“立即找对方说清楚”或沉浸在“当时我该怎么说”的反刍思维时。
3.五感救援法
操作:如果感到被对方言论气到发抖或无法思考,在心里快速默念:我能看到5样东西(如:蓝色笔筒、白色水杯、墙上斑点、键盘、铅笔);我能触摸到4种感觉(如:衣服的布料、空气的清凉、桌角的坚硬、毛绒玩具的柔软);我能听到3种声音(如:我的呼吸声、钟表滴答声、键盘声、远处的谈话声);我能闻到2种气体(如:衣服上的香皂味、书本的墨香);我能尝到1种味道(如:刚刚喝的饮料甜味)。这个方法能迅速降低激愤水平,恢复部分理智,避免言行失控。
五、结语:与情绪和平共处,是最温柔的慈悲
亲爱的同学,写下这些,并非要求你立刻成为情绪管理大师。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反复练习的过程。我只是想邀请你,在下一次情绪袭来时,可以试着不再如临大敌,而是轻轻地对自己说:“没关系,你可以在这里待一会儿,我陪着你。”不再消耗自我,不再内耗挣扎,以最大的善意接纳全部的自己。当你真正学会与情绪和平共处,你会发现,那个更加从容、柔软而坚韧的自己,早已拥有了穿越一切低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