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红五军团董振堂能征善战,为何失利于高台?部署不妥,电台不在
创始人
2025-10-06 05:12:18
0

铁血后卫董振堂与红五军团的悲壮征程

一军团冲锋陷阵,三军团迂回包抄,五军团大刀开路——这句在中央红军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生动勾勒出三大主力军团的鲜明特色。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的军团长后来都荣膺元帅军衔,而红五军团的军团长董振堂,却在西征路上壮烈牺牲,令人扼腕叹息。

从宁都起义到铁血后卫

1931年12月,原国民党第26路军在宁都起义,改编为红五军团。这支新生力量在董振堂的带领下,很快在赣州战役中崭露头角。当时红三军团在赣州城下陷入重围,危急时刻,毛主席力排众议,大胆启用这支新军。董振堂率部奋勇冲杀,与敌军展开白刃战,最终成功解救了红三军团。此役过后,红五军团赢得了铁血雄师的美誉。

长征途中,红五军团肩负着最艰巨的后卫任务。在湘江血战中,其下辖的34师为掩护主力渡江,全师壮烈牺牲。从出发时的1.2万人锐减至5000人,红五军团用鲜血铺就了长征路。当时军中流传:一军团打先锋,攻无不克;五军团殿后,守无不固,足见其重要地位。

分裂与抉择的艰难时刻

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野心膨胀。为顾全大局,中央红军做出让步,将军团改为军建制。董振堂的红五军团被编入左路军,划归张国焘指挥。当张国焘公然违抗中央北上决定时,董振堂坚决反对,竟遭张国焘亲信黄超掌掴。

在卓木碉会议上,张国焘另立中央的图谋暴露无遗。刘伯承曾秘密策划捉张行动,董振堂是主要执行者。但朱德总司令出于团结考虑,最终否决了这个计划。此后,张国焘通过人事调整逐步架空董振堂:调走红五军骨干,将33军与红5军合编,并派亲信黄超任政委。董振堂的指挥权被严重削弱,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伏笔。

西征路上的最后抉择

当张国焘决定西征时,董振堂敏锐地指出:疲惫之师面对马家骑兵,又无后勤保障,此去凶多吉少。他秘密写信给毛主席和朱德,派警卫队长高志中送信。临别时,董振堂意味深长地说:以后我们还能不能见面,就难说了。这句话,竟成永诀。

高志中历尽艰辛找到朱德,但电台控制在黄超手中,调令无法传达。等信使赶回时,董振堂已出发七日。红五军被分兵驻守高台和临泽,兵力分散。当马家军两万余人围攻高台时,董振堂率部死守七天七夜。在最危急时刻,黄超却假传西路军总部命令,要求不许突围。最终,孤立无援的红五军全军覆没,董振堂壮烈牺牲,时年42岁。

永恒的丰碑

董振堂的牺牲,是多重因素造成的悲剧:西路军总部布防失误、黄超的专断指挥、通讯中断导致的救援延误。但更深层的原因,是这位铁血将领对党的绝对忠诚。即便在生死关头,他依然选择服从命令,用生命诠释了军人的天职。

在长征途中,董振堂曾为掩护邓发妻子分娩,率部死守两小时。当战士们抱怨时,他掷地有声地说:'我们流血牺牲,不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吗?'这句话,道出了革命者的初心。今天,当我们缅怀这位铁血将领时,更应铭记:正是无数像董振堂这样的先烈,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幸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是我在中山陵景区度过的第十... 中山门大街博爱路路口是钟山风景区交通压力最大的入口,交警马萧10月1日以来都值守在岗。 南京日报/紫...
【滔滔顾问】吉尔吉斯得儿达宣讲... 第十三届吉尔吉斯得儿达宣讲会的召开,为吉尔吉斯的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此次宣讲会全方位地展示了吉尔...
旅居云南·来石屏过好日子丨状元... 中秋国庆喜相逢,文旅融合正当时。今年“双节”期间,石屏县精心策划推出“状元带你游古城”及“共庆华诞 ...
“晋”享秋味!五台山秋日美食太... 山西画报五台山讯(吕佳豪)金秋十月,层林尽染,五台山的风已染上清冽的凉意,山间云雾缭绕,古刹钟声悠远...
央视聚焦太原 老龙头景区走热 10月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假期山水游 感受汾河生态之美》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在这个假期正式开放的老...
原创 这... 告别喧嚣,回归本真:疗养院如何俘获精打细算的年轻心? 当“反向消费”成为一种潮流,精打细算的年轻人用...
甘肃武威沙漠景区回应卫生间洗手... 10月3日,有网友反映,甘肃武威沙漠景区,在景区卫生间洗手,“第一下出空气,第二下之后都是出有黄又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