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排协在9月30日宣布新赛季排超的具体安排,大家纷纷注意到,排协在世锦赛后悄然调整了赛制。尤其是在年龄限制上,排超赛制终于打破了过去的束缚。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对青年队球员的年龄限制进行了修改。新规明确规定,青年队参赛球员的年龄必须是“2007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并且确认名单中,2007年出生的运动员不得超过4人。这样一来,避免了“大人打小孩”的情况,确保了比赛的公平性。
另外,曾经要求参加商业联赛的运动员年满18岁才能参赛的规定也被取消了。新的规则更加注重球员的实力,而不是年龄,从而让有潜力的年轻球员也能获得机会。这一改革无疑为排超带来了更多可能。
原本这是一个积极的变化,但不知为何,部分媒体开始针对天津女排进行批评。总是有些媒体对天津女排的表现不满,仿佛天津女排做了什么得罪他们的事一样,频频将矛头指向她们。特别是这些媒体指出,虽然这次新规并未特别针对天津女排,但却对天津女排不利。原因是天津的青年队球员几乎没有被提拔到成年队,其中包括陈鹤心(06年6月生)、李雪(06年1月生)、单茜琳(06年下半年生)、李荣钰(06年8月生)、朱航霆(06年7月生)以及孙婉鋆(06年4月生)等六名主力球员,因为她们不符合“2007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规定,导致无法参加排超青年组的比赛。
一些媒体认为,由于天津女排在新赛季加强了内外援的引进,这些年轻球员无法被提升到成年队,可能会面临无法上场比赛甚至提前退役的困境。而与之对比的是江苏女排,她们新赛季有三个参赛队:成年队、青年队和南师大队,队员可以选择更多的机会。因此,江苏被认为是“赢家”,而天津的一些年轻球员可能陷入“无球可打”的困境。
不过,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天津女排的情况完全由天津自己决定,而天津的年轻球员依旧有很多机会。对于天津女排而言,今年的全运会将是她们近年来最强阵容的集中展示。全运会之后,随着王媛媛、袁心玥、姚迪、刘立雯等一批主力球员的留洋或退役,天津女排将经历一次规模庞大的阵容调整。到时,队伍中可能只剩下李盈莹、王艺竹、陈博雅、张世琦等少数几位球员。
天津女排在新赛季的阵容变动将不可避免,而对于那些如朱航霆、孙婉鋆等未能升入一队的年轻球员来说,她们并不会因此错失机会。根据目前的情况,天津女排的外援包括巴西的主攻娜塔莉亚·佩雷拉、多米尼加副攻吉内里·马丁内斯以及费内巴切的接应瓦尔加斯(半赛季),这些外援占据了关键位置。因此,像朱航霆和孙婉鋆这样的年轻球员,特别是二传、自由人和接应等岗位,可能会在全运会后进入一队,为天津女排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至于主攻陈鹤心,虽然她的身高(1米83)相较于其他队员略显矮小,但她仍然具备很大的潜力。如果她能得到更多的机会,未来也是天津女排的重要棋子。新赛季的排超赛制和年龄限制等变化,为天津女排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选择,天津女排的未来依旧充满希望,媒体所说的“无球可打”的情况并不会发生。天津女排,依旧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