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点生活|国庆赶海记·捡辣螺
创始人
2025-10-10 13:46:09
0

潮新闻客户端 励忠安

当时钟的指针刚刚划过清晨五点,我和妻子便已经起身了。

窗外天色未明,只有一丝朦胧的灰白预示着长假黎明的来临。

今天的目标明确而诱人——旦门王加兰海滩,那里退潮后裸露的滩涂与岩礁,藏着我们心心念念的美味:辣螺。

妻子是海边长大的,对于赶海有着近乎本能的熟稔。我虽是半路出家,但在她多年的“熏陶”下,也成了个积极的帮手。出门前,我们仔细检查了装备:厚实的手套,防止尖利的贝壳和岩石划伤手指;几个结实的塑料桶,用来盛放战利品;还有一把小巧却必不可少的铁钩,那是对付藏在石缝深处那些“狡猾家伙”的利器。

车子在微曦中行驶,到达海边时,时间比我们预估的潮水最低点提前了一个多小时。

停好车,提着工具,走了半小时多的山路,然后下海到滩涂,眼前的海景印证了我们的心急——潮水还在不紧不慢地向后退却,高一点的滩涂已经裸露出来,湿润的泥沙在微弱的天光下闪着暗沉的光泽。但我们主要的目标——那些布满大小石头、辣螺最喜欢藏身的地带,还半浸在海水里,需要再等上至少一个小时。

今天是小水潮,海水退得格外慢条斯理,仿佛一位从容不迫的老人,丝毫不理会我们这两个早到的访客。我和妻子相视一笑,找了块干燥些的大岩石坐下,开始了耐心的等待。

今天是2025年10月4日,国庆假期的中间一天。四周很安静,只有海浪轻轻拍打远处礁石发出的沙沙声,以及更远处海鸟偶尔的啼鸣。空气有些闷热,异于往日的清晨;海风也只是微微地飘拂,带着咸腥的气息,并不能驱散多少暑意。

我们看着那片熟悉的海域,海水以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速度在缓缓下降,一寸一寸地袒露出更多的沙滩和岩礁。“好像我们俩来得太早,海水都有点对不住我们了似的。”妻子开玩笑地说。

我也笑了,看着这片广袤无垠的蔚蓝,心中涌起一种奇特的感受。在这巨大的、力量无尽的大海面前,我们这两个小小的人类,带着小小的塑料桶和铁钩,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它的馈赠,这本身就像是一种无声的互动。大海沉默着,用它自己的节奏运行,而我们,则以我们的耐心和诚意,试图从它那里分得一丝自然的恩赐。这是一种谦卑的,也是充满连接感的体验。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大海啊,我们爱你,你就稍微快一点点,让我们看看石头下面的宝贝吧。”

等待的时间里,我们并不无聊。我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妻子眺望大海的侧影,缓慢后退的潮线,远处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的美丽山峦。我们经常来这片海边捡海螺,几乎成了习惯,但每一次来,心情和感受都微妙地不同。有时是奔着收获而来,有时纯粹是为了吹吹海风,而像今天这样,在闷热中怀着期待静静等待,也别有一番滋味。

妻子闲不住,在我们坐着的岩石周边摸索着,忽然惊喜地叫我:“老公,快看!这里有牡蛎!”我凑过去,果然,在岩石的缝隙和底部,附着着好几个大小不一的野生牡蛎,壳显得粗糙而坚实。她用石头砸开一个,露出里面肥嫩饱满的肉质。“尝尝看!”她递过来。

我小心地用手捏起那块颤巍巍的肉,放入口中。一股极致的鲜咸瞬间在味蕾上炸开,带着海洋最原始、最纯粹的味道,肉质肥美,口感滑嫩,没有任何调料,却胜过任何珍馐。只是可惜,我们没有专门开牡蛎的工具,用石头硬砸,不仅费劲,还把几个牡蛎壳弄破了,品相不太好。妻子告诉我,像这样附着在岩石上、自然生长的牡蛎,往往需要五六年的时间才能长成这般大小。听着她的介绍,再看手中那破损却鲜美的牡蛎,心中更添了一份对自然造物的敬畏。

我们一边品尝着这意外收获的“开胃小菜”,一边继续等待海水退去。

八点半左右,天色渐渐阴沉下来,不再像之前那样闷热。一阵阵凉爽的海风终于来临,轻轻吹拂着我们,仿佛是大海终于注意到了我们的等待,送来了一丝慰藉和眷顾。

正当我埋头还想再弄几个牡蛎时,耳边突然传来妻子一声压抑不住的尖叫:“老公!快!大螃蟹!”

我猛地抬头,只见她正敏捷地用戴着手套的手,按住一只试图往石缝里钻的青蟹。那螃蟹个头真不小,张牙舞爪,蟹壳在阴天的光线下泛着青黑色的光泽。妻子到底是海边长大的,眼疾手快,经验老到,没等那螃蟹完全反应过来,已经稳稳地将其擒住,拎了起来。

“哇!好肥好大一个!”我惊喜地凑过去看。这只青蟹挥舞着双钳,活力十足。能在正式开始捡螺之前就有这样的运气,真是让我们喜出望外。妻子得意地把它放进桶里,它还在里面窸窣作响。这可真是意外的重大收获!

到了九点左右,我们期待已久的主力区域终于大部分裸露了出来。“开始捡螺!”像这么大的辣螺需要六七年的时间,才能长成的。我欢呼一声,和妻子立刻投入了“战斗”。

我们戴上手套,开始翻动海滩上的大小石头。辣螺这种小东西,就喜欢藏在石头的下面,或者紧贴在潮湿的岩石背面,依靠岩石躲避阳光和天敌。有时,掀开一块大石头,下面会密密麻麻地附着着十几粒甚至二十几粒辣螺,深褐色或带着斑纹的螺壳紧紧挨在一起,那种发现“宝藏”的喜悦难以言表。我们用手将它们拨弄到塑料桶里,听着它们落入桶底时发出的清脆“哒哒”声,觉得那是世间最动听的音乐。

当然,也有运气不好的时候。有时费劲搬开一块看起来很有潜力的大石头,底下却空空如也,一粒辣螺也没有,不免让人有些泄气。但更多的还是惊喜。

对于那些藏在石头缝隙深处,手指够不到的辣螺,小铁钩就派上了大用场。顺着缝隙探进去,把辣螺钩出来。

时间在专注的劳作中过得飞快。我们弯腰,搬石,寻觅,钩取,配合默契。桶里的辣螺渐渐多了起来,铺满了桶底,还在不断升高。那只大青蟹偶尔在桶里动弹一下,提醒着我们它这位“贵宾”的存在。

大约到了十一点半,我的手机响了。是在象山茅洋屠家园度假的上海的大外甥打来的电话,热情地邀请我们过去一起吃午饭。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而且收获已经相当可观,我们便决定收工。

收拾好工具,提上沉甸甸的塑料桶,估算一下,光是辣螺就有十几斤重,再加上那只肥硕的青蟹,真是收获满满,不虚此行。我们心满意足地离开海滩,踏上了归途。

回到家,我们迅速将战利品分拣清理。留下一小部分辣螺自己享用,另外的连同那只威风凛凛的青蟹,我们带去了位于象山茅洋屠家园的大外甥那里。

一到地方,那几个从上海来的亲戚看到我们带来的“鲜货”,尤其是那只活蹦乱跳的大青蟹和满桶还在蠕动的辣螺,简直高兴坏了。他们围着塑料桶,啧啧称奇,迫不及待地询问我们赶海的经过。听着我们讲述清晨的等待、意外的牡蛎、妻子敏捷擒蟹以及翻石寻螺的趣事,他们都露出了羡慕和向往的神情。这些来自大都市的朋友,对于这种直接从大自然获取食材的体验,感到既新奇又兴奋。

中午,这些来自大海的馈赠,很快就变成了餐桌上的美食。辣螺用清水加姜片一煮,原汁原味,用牙签挑出螺肉,蘸点酱油醋,鲜美弹牙;那只大青蟹则被清蒸,端上桌时通红油亮,蟹肉饱满,蟹膏丰腴,香气四溢。大家围坐一桌,品尝着这极致的新鲜,赞不绝口。大外甥,他的老婆和上海的朋友们连连说,这比在菜场买的、在饭店吃的,味道不知要好了多少倍,这是带着劳动喜悦和自然气息的真正美味。

看着他们满足的笑容,听着满桌的欢声笑语,我和妻子相视而笑。清晨五点的早起,半个多小时的耐心等待,弯腰翻石的辛苦,都在这一刻化为了满满的成就感和分享的快乐。旦门王加兰的这个早晨,不仅给了我们味蕾的享受,更给了我们与自然连接、与家人共度的珍贵记忆。大海的慷慨,家人的团聚,劳动的收获,共同烹制了这顿胜过任何山珍海味的盛宴。而这,也正是我们一次次走向海边的,最简单也最幸福的理由。

2025.10.5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花果山板栗后续!景区声明游客没... 连云港花果山景区成了今年国庆第一个在网上“爆火”的景区,只不过是黑红。 起因是,游客在景区里捡板栗...
虎嗅【作·嗅之星】周榜第281... 作·嗅之星榜单,以周榜的形式,呈现每周新鲜出炉的优秀作品。2025年9月19日~2025年10月2日...
“音乐+文旅”赋能 扬州东关街...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江苏省扬州市迎来游客高峰,其中重点景区东关街迎来客流、消费双爆发,街区日均接...
签证怎么办理需要多久 每次计划出国旅行、留学或出差时,许多人都会关心同一个问题:签证该怎么办理,又需要多长时间呢?事实上,...
为上海发展贡献宝贵力量!龚正会... 上海市市长龚正今天(10月10日)分别会见了来沪出席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的巴西淡水河...
重磅独参!迪士尼将携米奇和朋友... CLE展商 作为全球领先的授权品牌,华特迪士尼公司旗下包括迪士尼、皮克斯、漫威、星球大战、国家地理在...
“十一”飞猪领涨旅游市场:履约... 10月9日,飞猪宣布,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飞猪旅游服务履约GMV较去年增长48%,服务人次较去年...
一景区普通客房标价3万5一晚 ... 这个国庆节黄金周期间,江西景德镇的“陶瓷”名片没上热搜,反而因"天价客房"上了热搜。多位游客在网络平...
解码“奔县”热潮:皖北小县城的... 刚刚结束的“双节”假期,位于安徽省北部的颍上县,接待游客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往年增速明显,各个景区内...
四川国庆长假旅游消费总额超38... 数读 ●10月1日至8日,全省共接待游客4734.15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384.01亿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