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双节OTA乱象全景:杀熟、毁约与投诉困局下的信任崩塌,亟待监管破局
创始人
2025-10-11 20:47:44
0

2025年国庆与中秋叠加的8天长假落幕,文旅部数据显示全国出游人次达8.88亿,出境游日均流量突破200万人次,旅游市场迎来报复性复苏。然而,在流量狂欢的背后,在线旅游平台(OTA)却成为投诉重灾区。消费保平台数据显示,假期期间旅游出行类投诉达3959件,涉诉金额超408万元,其中在线旅游投诉占比高达59.79%,头部平台悉数上榜。从大数据杀熟的精准收割到订单毁约的粗暴操作,从退款壁垒的刻意设障到信息欺诈的隐蔽套路,OTA平台的系统性乱象不仅侵蚀着消费者权益,更动摇了旅游行业的信任根基。

大数据杀熟的精准掠夺与套路升级

价格公平是消费市场的基本准则,但十一期间,OTA平台借助算法技术实施的"千人千价"成为公开的行业潜规则,从机票到酒店,从新客到老客,价格歧视无处不在,手段愈发隐蔽且肆无忌惮。

部分头部OTA平台在价格操控上的操作堪称"教科书级"欺诈。福州消费者9月27日在某OTA平台购买福州至北京机票时,亲历了价格过山车:初始票价600余元,因取消附加服务返回页面后,价格瞬间飙升至1600多元,情急之下付款后仅几分钟,价格又回落至原价。更讽刺的是,其朋友晚些时候下单同样只需600多元,当消费者联系客服维权时,对方先是承认价格波动事实,随后又将责任推给航空公司,甚至疑似在后台操控价格掩盖痕迹。

这种短期暴涨暴跌的"脉冲式定价"并非个例。深圳消费者9月3日22时浏览深圳至大连机票,计划23点下单时,价格突然上涨400元,一小时内价差近500元。十一返程高峰的10月7日,有用户为家人订购深圳飞北京机票,某平台在几分钟内连续涨价三次:从1030元飙升至1200元,最终以1370元加保险共计1469元成交,而同期其他平台同款机票仅售843元,价差达626元。更令人愤慨的是,部分平台的贵宾客户本应享受的"会员折扣"沦为笑话,有用户发现自己的会员价反而比普通用户高近百元,此前国内大数据杀熟第一案中,就有平台因类似行为被判三倍赔偿。

价格歧视已从个别平台的"特色"演变为全行业的"通病"。某OTA平台上,北京消费者9月16日购买的北京至云南双人机票花费1463元,不久后价格降至922元,价差达541元,当用户要求退差价时,平台以"不办理降价退款"为由拒绝。更隐蔽的陷阱存在于渠道差异中,有用户通过地图软件在某OTA平台预订潮州民宿,线上报价407元,到店后发现现场预订含双早仅需320元,价差87元,平台客服拖延4天仍未解决。

部分平台的"会员套路"同样涉嫌价格欺诈。有用户看到某平台宣传"青春卡购票便宜",支付379元(含9元卡费)购票后发现,未买卡的普通账号同款机票仅需370元,所谓的会员优惠沦为"反向收割"。这种针对付费会员的价格歧视,比普通杀熟更具欺骗性。虽有用户维权成功获"退一赔三"的案例,但更多消费者遭遇价差维权无门,平台常以"航司定价"为由推卸责任。

OTA平台的杀熟行为背后,是AI算法构建的精密定价体系。市场监管总局此前查处的案例显示,某平台通过分析用户设备型号、消费记录、地理位置等200余项数据,实现"千人千价",苹果用户看到的价格平均比安卓用户高12%。十一期间,这种算法被进一步滥用:针对浏览次数多的"刚需用户"大幅涨价,对新用户展示低价引流,待加入购物车后立即调价。

某平台的泰国机票推送机制就暴露了算法不公的问题。有用户十一前分别订购去程和返程机票,事后发现平台未推送更便宜的联运套餐,同款同航班的往返机票价差达1500元,客服以"机票仅剩一张"为由拒绝赔偿。这种基于用户历史行为的"信息茧房式定价",本质是利用数据优势剥夺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已违反《价格法》和《反垄断法》相关规定。

毁约、虚假与混乱中的权益悬空

订单是连接消费者与平台的核心契约,但十一期间,OTA平台的订单管理乱象频发:单方面强制取消订单、宣传与实际严重不符、系统漏洞导致损失等问题集中爆发,消费者沦为平台与商家博弈的牺牲品。

国庆期间,多地消费者遭遇OTA平台"低价订单蒸发"事件。严先生9月22日通过某平台以294元价格购买济南方特东方神画双人票,10月1日突然收到平台短信,称"接景区通知订单异常无法使用",已强制退款。但消费者联系景区核实后发现,景区运营一切正常,从未要求取消订单,而该平台上同款产品已涨价200元,明显是平台为规避低价订单而单方面毁约。

类似情况在多个平台同样普遍。重庆朱先生通过平台小程序预订酒店并支付成功,次日被以"满房"为由取消订单,却发现酒店仍在高价售票,平台仅补偿20元优惠券了事。山东王女士提前一个月预订的假期房间,临行前被要求补差价或取消订单,理由是"节假日涨价"。这种行为已构成违约,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权要求平台承担赔偿责任,但实际维权中往往因平台推诿而无果。

平台对商家信息的审核缺位,导致"货不对板"成为假期住宿投诉的重灾区。某OTA平台上,潮州古城某民宿的宣传图片整洁明亮、环境优美,消费者实际入住时却发现房屋阴森破旧、设施老化,与图片呈现效果天差地别,且存在多处安全隐患,商家不仅拒绝更换房间,还无理拒绝退款申请。

部分平台的民宿问题更为突出,有用户预订的房间存在多重问题:卧室有不明大洞且被锁住、大门猫眼被扣开、房间遍地污渍、床上用品有馊味,淋浴设备生锈,台灯等设施损坏,而这些问题在平台展示中均未提及。更恶劣的是对关键安全信息的刻意隐瞒,有消费者通过平台预订香港某酒店后得知,该酒店数月前刚发生凶杀命案,但平台不仅未提示,反而将其列为"优质酒店"推荐,消费者申请退款时还相互推诿。

技术缺陷导致的订单纠纷让消费者防不胜防。某平台的火车票候补机制存在严重漏洞:有用户9月24日候补成都至衡阳火车票,10月8日19点36分12306已提示候补失败且原因是行程冲突,但该平台仍在19点54分强制出票,导致用户被迫退票并承担手续费。当用户维权时,平台竟称"需在本平台单独取消候补,不以12306通知为准",将系统不同步的责任转嫁给消费者。

跨平台订单管理的混乱更让消费者沦为"夹心层"。江苏杨先生在某平台租车后,因还车时油量差额与商家协商未果,竟被商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扣款4次,平台仅以"操作失误"敷衍了事。另一平台的租车服务同样问题频发,有用户租赁的车辆老旧且车机损坏,还车后被无故扣款2416元作为"维修费",而所谓的"剐蹭痕迹"实为车辆原有瑕疵。

霸王条款与客服缺位的维权死循环

假期出行的不确定性本需灵活的退改政策支撑,但OTA平台设置的多重壁垒,让"订易退难"成为行业常态,从高额手续费到无理拒退,消费者维权往往陷入耗时耗力的死循环。

机票退改的"天价手续费"成为投诉焦点。某平台上,有用户因买错机票申请退款,竟被扣除800元手续费,近乎票价一半。另一平台的退改政策同样苛刻,有用户购买的机票退票时仅能退还750元,客服起初态度强硬称"航司规定无法更改",经多次交涉后才同意退还部分费用,但仍存在扣费不合理问题。

酒店退改的扣费规则更为霸道。新疆某用户因雪封路无法入住预订的2300元民宿,平台与商家协商后仍要扣除900元费用,即便拨打12345投诉,最终也仅能退还80%款项。某平台上,有用户预订上海民宿后因行程变更提前离店,店家不仅要求收取50%-70%手续费,还在用户离店后立即将房源二次出售,平台却在纠纷未解决的情况下与商家完成结算,完全无视消费者权益。

即便是不可抗力导致的行程变更,消费者也难以获得合理退款。有用户因家人确诊胃癌需手术,向平台申请取消已预订的往返新加坡机票,提交病理报告、手术记录等全套证明后,仍被以"需提供病危通知书"为由拒绝,而航空公司明确表示接受手术证明作为退款依据。更荒唐的是,某平台上有用户订票后半小时内退票,平台却以"礼包不可退"为由拒绝退还"出行无忧礼包"费用,完全无视服务未提供的基本事实。

因平台过错导致的损失,消费者同样难以追偿。有用户在某平台购买大阪飞临沂的机票,平台未告知的情况下出票为团队票,导致出行受限,这种故意隐瞒构成欺诈却未获赔偿。某平台用户因平台未同步12306候补失败信息导致强制出票,产生的退票手续费57.5元,平台以"铁路局规定"为由拒绝承担,将自身服务缺陷的责任转嫁消费者。

客服体系的失效让维权之路雪上加霜。消费保数据显示,十一期间OTA平台投诉解决率普遍偏低,部分平台解决率仅38.96%,最低的甚至不足4%。这种低效并非偶然,而是平台刻意为之的"维权劝退"策略。

有用户反映,联系客服反映杀熟问题时,对方先是敷衍表态"上报领导",承诺当天下午3点前反馈,实际却拖延数日,最终仅以"与平台无关"为由拒绝解决。某平台用户因线上线下价差投诉后,客服仅以"后台核实"为由让其等待,4天过去无任何进展。部分平台客服更以"不怕投诉"的嚣张态度回应消费者维权,暴露了监管缺位下的行业傲慢。消费者被迫转向12315、12345等渠道投诉,甚至需要在社交平台公开曝光才能获得关注。

亟待监管破局,构建OTA行业规范发展的制度防线

2025年双节期间的OTA乱象,暴露出行业在算法监管、责任落实、纠纷处置等方面的系统性短板。要破解信任危机,需立足全链条监管,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惩戒"的完整体系,推动行业从"流量收割"向"质量发展"转型。

算法是OTA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但不应成为价格欺诈的"遮羞布"。监管部门需强制平台公示价格算法规则,明确定价所依据的数据维度、权重设置及动态调整逻辑,尤其要对"千人千价"的适用场景作出严格限定,禁止基于用户消费能力、浏览频次等实施价格歧视。可参照《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赋予消费者算法解释权,当出现价格差异时,平台需在48小时内提供书面定价依据。

同时,应搭建跨部门价格监测平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OTA平台的机票、酒店等产品实施实时监控,对1小时内涨幅超30%、新老客价差超20%等异常情况自动预警。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据《价格法修正草案》,对隐瞒算法、虚假定价的行为处以最高5000万元罚款,形成强力震慑。

针对订单毁约、虚假宣传等突出问题,需建立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在准入环节,文旅部门应要求平台对入驻商家资质实行"双审核",不仅核验营业执照、经营许可等法定资质,还需通过实地抽查、用户评价交叉验证等方式核实服务真实性,对存在"照骗"、安全隐患的商家坚决下架。

在交易环节,应推行标准化电子合同,明确订单生效条件、退改规则、违约责任等核心条款,禁止"不可取消""全额扣费"等霸王条款。监管部门需强制平台建立订单变更报备制度,单方面取消订单需提前72小时通知消费者,并按订单金额的30%支付违约金;因平台过错导致订单无效的,需执行"退一赔三"标准。同时,要求平台与12306、航司等系统实现数据互通,避免因信息不同步引发纠纷。

客服缺位、解决率低是OTA维权的主要痛点,需通过制度设计打通维权"最后一公里"。应建立全国统一的旅游投诉处理平台,整合文旅、市场监管、消协等多方资源,实现"一键投诉、跨域流转、限时办结"。对金额5000元以下的小额纠纷,推行"先行赔付+平台举证"机制,消费者提交订单截图、沟通记录等基础证据后,监管部门可责令平台在72小时内先行赔付,再由平台向责任方追偿。

针对平台客服推诿扯皮问题,需明确投诉响应时限:工作日1小时内、非工作日4小时内必须对接消费者,一般纠纷3日内解决,复杂纠纷7日内给出解决方案。将投诉解决率、响应时效等指标纳入平台信用评级,对连续3个月解决率低于60%的平台,采取暂停新增商家、限制促销活动等惩戒措施。

OTA乱象涉及价格、合同、安全等多个领域,需打破部门壁垒实现协同监管。可由文旅部牵头建立旅游市场综合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文旅、市场监管、网信、通信等部门职责:文旅部门负责平台服务质量监管,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价格欺诈、垄断行为,网信部门处置虚假宣传信息,通信部门对违规平台依法采取下架APP、关停域名等措施。

针对"二选一"、干预商家定价等垄断行为,反垄断执法机构应依据《反垄断法》开展常态化排查,对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平台,可参照阿里"二选一"案处罚标准,处以上年度销售额4%的罚款。同时,建立"红黑榜"公示制度,定期曝光违规典型案例,将失信平台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政府采购、融资信贷等联合惩戒。

监管部门应通过约谈、合规培训等方式引导平台强化自律,推动头部企业组建行业协会,制定《OTA服务质量标准》,对价格公示、退改服务、安全保障等作出高于法定要求的约定。鼓励平台建立"先行赔付基金",专项用于解决突发纠纷,提升自主处置能力。

同时,应畅通公众监督渠道,在平台显著位置设置"监管举报入口",对提供有效线索的消费者给予奖励。可联合消协开展"体验式监督",组织志愿者模拟普通用户预订产品,排查隐形收费、服务缩水等问题,形成"监管+企业+公众"的共治格局。

旅游消费的本质是体验,信任是维系行业发展的基石。2025年双节的OTA乱象警示我们,当技术优势沦为收割工具,当市场地位变成霸权资本,最终必将失去消费者的信任。监管部门需以此次假期乱象为契机,加快补齐制度短板,用刚性规则约束平台行为;OTA平台更应摒弃短期逐利思维,回归"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初心。唯有监管到位、企业自律、公众参与形成合力,才能让旅游消费少些套路、多些安心,让"诗与远方"真正成为美好生活的组成部分。

---------------------

不保证以上内容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市场有风险,投资交易需谨慎。所涉标的不做任何推荐,据此投资交易,风险自担。

科记汇,资深财经媒体人创办,财经报道先锋,年阅读观看量数亿。关注研究重大财经动态、企业家精神、商业文明发展历程,报道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创业公司关键发展节点。内容同步数十家网络平台。欢迎提供报道线索和采访机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两... 10月4日,两名中国游客在马来西亚沙巴州丝绸美人鱼岛一酒店办理入住后失联,已经4天的时间了,目前为止...
河南中医药大学“青年实干家”实... 为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河南中医药大学本草书院于2025年...
原创 十... 今年的8天长假,国内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创下同期新高,不少人都趁着这段时间出门游玩。 从数据来看,国内出...
原创 研... 前言 一个被社会长期忽视的残酷真相,被瑞典研究所无情揭露,父母的精神健康,竟直接决定着子女的生死!...
守护心灵,从「心」开始 2025年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这一主题呼吁全...
假如母爱有分期._第3章 第3章 我外婆家的舅舅和阿姨来找我,劝我回去读书。 他们代替我妈跟我道歉: “我们说过她了,她知道错...
火爆出圈!沿滩区“双节”假期接... 中秋逢国庆 家国共团圆 今年“双节”假期,沿滩区围绕“秋赏沿滩·趣游畅购”主题,打造了多元化新业态、...
设备故障致游客在雨中悬挂半个小... 针对“飞越侏罗纪”项目的设备故障一事,北京环球影城作出回应。 据现代快报报道,游客孟女士称,10月9...
身体虚弱...吃点红参,这样吃... 红参具有补气、滋阴、益血、生津、强心、健胃、镇静等作用,因其火大劲足、功效强,在补虚方面,一般认为红...
原创 日... 街头的小商贩是我们常见的身影,但你可曾想到,有人曾用这个身份掩饰自己,隐匿多年,直到历史的关键时刻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