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浙医在线”公众号发布了“男子患糖尿病剪指甲不小心剪破拇趾,不到两年竟切除十根脚趾”的病例。
文章中提到,患者陈建国(化名)25年前刚查出糖尿病时,并没把它当回事。“不就是血糖高一点吗,不少人都有。”他照旧吃爱吃的红烧肉、馄饨,年节时的糖果零食也没忌口。家人劝他控制饮食、按时吃药,他总是摆手一笑:“没事,我心里有数。”
2023年,陈建国剪脚指甲时一不小心剪破了拇趾的边缘。当时出血并不多,他贴了一张创可贴就没再管了。可过了几天,伤口不仅没愈合,还开始红肿、发痛。走路也磨得难受,后来竟磨出一个水疱,破了之后一直流脓液,一个月了也不见好。
他去了当地医院,医生掀开他泛着酸臭的鞋袜时,倒吸一口凉气:整个右脚背肿得像发面馒头,紫黑色的皮肉间渗着黄绿色脓液。“血糖太高,伤口感染了,已经发展成糖尿病足,必须马上住院!”治疗了一段时间,情况并未好转。医生无奈地说:“目前这个情况,细菌已经顺着血管攻到小腿,再不截掉大拇趾,会有生命危险。”
陈建国蒙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只是剪破一点皮,长了个水疱,怎么就到了要截趾的地步?手术很快完成了。他原以为切除了感染源就会好转,却没想到,这仅仅是个开始。
术后第2个月,第3根脚趾开始发黑。这次不用医生劝说,陈建国主动要求二次手术。可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每当切除一处坏死组织,相邻部位就像被点燃的导火索,迅速溃烂。
在朋友介绍下,他找到浙大邵逸夫医院糖尿病足中心。在之后的几个月里,他经历了数次手术,右脚的5根脚趾全部被切除。很快左脚也开始出现反应,两年不到,陈建国的10根脚趾都被切除了。
糖尿病足发展过程示意图
只是剪脚趾甲受伤,为何会严重到切除十根脚趾?
当足部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伤口的时候,糖尿病所导致的末梢动脉血管病变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伤口变得不易复原,不仅可能出现久治不愈甚至还会“变本加厉”。加之糖尿病患者免疫力差,也更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这就形成了糖尿病足。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们可以认为双脚是血糖的“检测仪”。
糖尿病患者尤其老年患者足部保健至关重要,无论是日常行走、运动,还是足部清洁,都应该有所注意,就连剪指甲,尤其是脚趾甲这样的小事情,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都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一旦发生足部感染,后果十分严重。
糖尿病足趾甲处理有哪些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趾甲状态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趾甲的状态,包括长度、形状、颜色等。如果发现趾甲过长、过厚或颜色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同时,也要注意观察趾甲周围是否有红肿、疼痛等症状,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等问题。
正确修剪趾甲
修剪趾甲是糖尿病足趾甲处理的重要环节。在修剪前,患者应先用温水浸泡双脚,使趾甲软化,便于修剪。修剪时,应使用专用的指甲剪或趾甲刀,避免使用剪刀或其他锐器,以免误伤皮肤。修剪时,应沿着趾甲的自然弧度进行,不要剪得太深或太短,以免损伤甲床或引发感染。修剪完成后,应用锉刀将趾甲边缘磨平,避免尖锐的边角划伤皮肤。
正确修剪指甲方法
以脚趾甲为例:
用温水清洗、擦干;
剪一条直线,边缘大约与指尖平齐;
白色部分应留下1到2毫米,边角稍作修剪,如果边角太锐利,可打磨光滑。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除了正确修剪趾甲外,保持足部清洁干燥也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患者应每天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肥皂清洗双脚,并用柔软的毛巾擦干。注意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或强烈的清洁剂,以免损伤皮肤。同时,要保持足部干燥,避免潮湿环境孳生细菌。
选择合适的鞋袜
选择合适的鞋袜对于保护糖尿病患者的足部至关重要。鞋子应选择透气性好、宽松舒适、平底防滑的款式,避免穿高跟鞋或尖头鞋。袜子应选择棉质、柔软、吸汗的材质,避免穿化纤或粗糙的袜子。此外,患者还应定期检查鞋袜内是否有异物或破损,以免对足部造成损伤。
及时就医处理异常情况
在处理糖尿病足趾甲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发现趾甲出现异常情况,如感染、溃疡等,应及时就医处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如使用抗生素、清创等,以控制感染并促进愈合。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应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足部护理。例如,可以在睡前用温水泡脚并按摩足部,以促进血液循环;在行走或站立时,可以适时休息并抬高下肢,以减轻足部压力;在冬季,要注意保暖并涂抹防裂霜,以防止足部干裂等。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糖尿病足趾甲的处理只是糖尿病足部护理的一部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关注其他方面的足部问题,如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只有全面关注足部健康,才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
综合| 浙医在线、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