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检中发现肺结节后,大家最关心的就是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其实,从肺结节的报告单上,我们能获取一些关键信息来初步判断其良恶性。
大小
肺结节的大小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一般来说,直径小于 5 毫米的肺结节,恶性的可能性小于 1%;直径在 5 - 10 毫米之间的肺结节,恶性概率在 6% - 28%;而直径大于 20 毫米的肺结节,恶性概率可高达 64% - 82%。不过,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概率,不能仅仅根据大小就确定结节的性质。
形态
边缘
边缘光滑、清晰的肺结节,良性的可能性较大。比如一些炎性结节,通常边缘比较规整。而边缘有毛刺、分叶的结节,恶性的风险相对较高。毛刺就像结节边缘伸出的小刺,分叶则是结节表面呈现出类似多个小叶拼接的形态,这些特征提示结节可能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点。
密度
肺结节的密度也能反映其性质。纯磨玻璃结节是指在 CT 图像上表现为云雾状的淡薄影,这类结节大部分是良性的,但也有一小部分可能会逐渐发展为恶性。部分实性结节,即既有磨玻璃成分又有实性成分的结节,恶性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实性结节则是密度较高、完全遮盖肺纹理的结节,其良恶性需要结合其他特征综合判断。
生长速度
如果报告单上显示与之前的检查相比,肺结节在短时间内(如几个月内)明显增大,那么恶性的可能性会增加。而生长缓慢或者长时间没有变化的结节,良性的可能性更大。不过,生长速度的判断需要有多次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
钙化情况
如果肺结节内有钙化,良性的可能性较大。钙化通常是由于既往的炎症、结核等疾病愈合后留下的痕迹。常见的钙化形态有弥漫性钙化、中心性钙化等,这些钙化特征提示结节可能是良性病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这些方法只是初步判断肺结节良恶性的参考,不能作为最终的诊断依据。如果对肺结节的性质有疑问,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必要时还会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穿刺活检、PET - CT 等,以明确结节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