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过每一本医学好书
一经出版便畅销、曾被施普林格输出至国际的这本书,再版了。
十二年匠心淬炼
从国内畅销到国际典范
当超声探头在患者体表轻轻滑动
人体内部的奥秘便在屏幕上徐徐展开
它不像CT、MRI那样依赖大型复杂设备
却凭着实时、廉价、安全、精准的优势
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透视眼”
从基层医院的常规检查
到三甲医院的疑难病例会诊
超声医师的每一次扫查、每一份报告
都在为诊断“把关”
而这一切诊断精准性的根基
始于对标准切面的掌握
可“读懂”声像图从不是易事:
如何找到最佳扫查切面?
怎样区分正常与异常结构?
测量数值的标准又是什么?
十二年前
《超声标准切面图解》
便带着这样的初心诞生
为超声人搭起一座“从理论到实践”的桥
没想到这一搭
就是十二年的陪伴
这本书2018年吸纳读者建议后
推出修订版
继续稳居各大图书平台
超声医学类销量榜首
同年,被国际著名出版机构施普林格(Springer)一眼相中
英文版 Atlas of Human Body Ultrasound Scanning
全球发行
让中国超声医学的“标准”智慧
走进海外超声医师的诊室
最近,《超声标准切面图解(第2版)》
再度升华
新增更多实用内容
知识体系更加全面
更系统而精准地回应了
当今超声医学的临床新需求
《超声标准切面图解(第2版)》
张梅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5.10
ISBN 978-7-03-080781-6
本书不仅适用于超声初学者和资深医师,更为其他临床科室医师拓宽超声诊断知识提供参考。
——主编 张梅教授
赓续经典
一部“懂读者”的超声图谱
一本能畅销十二年的专业书
从来不是知识点的堆砌
而是“懂读者”的用心
翻开《超声标准切面图解(第2版)》
你会发现它的每一处设计
都在回应超声人的真实需求
首先是顶配的编者阵容——
北京、上海十余家
知名三甲医院的超声科专家
把临床一线数十年的经验“揉”进了书中
他们处理过各种复杂的病例
摸透了不同脏器的扫查难点
更清楚年轻医师最容易卡壳的环节
其次是全面的内容体系——
全书18章覆盖人体各个部位
从眼部的泪腺、眼外肌
到心脏的每一个标准切面
本版新增的 “女性盆底”“新生儿肺脏超声”“浅表淋巴结” 三章
更是补上了此前的空白
具体内容中清晰列出:
标准切面图长什么样?
怎么扫查才能找到它?
声像图里的结构对应什么解剖位置?
测量数值的正常值是多少?
这个切面能帮临床排除哪些疾病?
把超声诊断方法拆解得明明白白
最贴心的是图文并茂的呈现——
高清声像图旁配着简洁示意图
图上标注脏器英文缩写
示意图又附上中文名称
初学者不用再对着专业术语反复查词典
拿起书就能对照着练
资深医师想快速核对某个切面
翻到对应章节就能找到标准参照
实用性拉满
主编简介
张 梅
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原陆军总医院)原超声科副主任、分院特诊科主任,第三军医大学硕士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兼职教授。
1983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获学士学位,在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内科工作。1985年在北京军区总医院超声科从事超声诊断工作至今,1990年获第四军医大学超声诊断硕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超声诊断专家钱蕴秋教授。
曾任北京军区医学科委会超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腹部学组副组长,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常务理事。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主编专著3部、参编8部。
结语
在超声医学日新月异的今天
这本已守护我们十二年的经典图解
依然沉静而坚定地散发着光芒
它让标准不再抽象
让诊断更有依据
更让每一位手执探头的医者明白:
当自己俯身于探头与黑白图像之间
身后则是一批批专家的
智慧与经验的沉淀
当探头再次落下
那些在屏幕上定格的切面
终将成为通往健康的路标
科学出版社赛医学(sci_med)
医药卫生出版中心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