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瀚森在季前赛首战就以6次犯规被罚下,宣布了自己的首秀以一个不太理想的结局收场。从这场比赛来看,虽然他有一些值得肯定的亮点,但整体表现确实没有达到外界和球队的预期。那么,他的首秀到底怎么样?下面带你一起来看看。
本场比赛,开拓者的主教练比卢普斯给了杨瀚森相当多的出场时间,整场踢了21分13秒,仅次于夏普和格兰特的时间长度。如果不是因为犯满提前离场,他很可能会成为球队出场时间最多的球员之一。
然而,数据并不能掩盖的问题是,杨瀚森最终只交出4分4篮板的成绩,显然难以让人满意。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三分线内的三次出手命中两球,显示出一定的射术潜力,但这并不能掩盖他在场上的两大短板。
首先是体能问题。比赛中,杨瀚森在首节8分钟左右替补登场,没打多久就已经显出疲态,体能明显不足。第三节,当队友制造对手犯规并站上罚球线时,他仍在场上蹭着地板、用手捂着膝盖大口喘气。众所周知,体能不足很难支撑他完成高强度的技术动作,这也是他在这场比赛中暴露的一个重要短板。
其次是对抗能力不足。杨瀚森本身并非身材高大、肌肉强悍的传统中锋,这使他在对抗中难以获得足够的出手空间和篮板控制权。从他背身对位勇士的波斯特就能看出根本原因——他需要通过灵活的步伐来摆脱对手,才能找到出手的机会,但对抗不足往往让节奏被打乱,甚至出现走步等违例。末节,他为了躲避对手的封盖不得不飞身倒地,场上的对抗强度对他来说仍是一个现实挑战。需要说明的是,波斯特在联盟中并非以强悍对抗力著称的类型,但这也再次凸显了杨瀚森在身体对抗方面的局限性。
对于这两大短板,很多人担心在职业赛场上要想快速改观并不容易。体育世界常常讨论到体格与对抗的关系,但一味强调种族差异是不公正也不准确的说法。联盟中的对抗强度很高,想要明显提升往往需要在体能、力量和风格上做出更系统的综合安排,增重并非一味追求的目标,而是要兼顾体能、伤病风险以及技术细节的平衡。像姚明这样的球员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强调的是在提高对抗能力的同时,仍要保持健康的体态与长期的竞技状态。
当然,首秀也并非没有亮点。杨瀚森的积极性值得肯定,尽管体能有限,他仍愿意主动回去跑动、卡位与掩护,篮板球的意识也比较细腻。此外,作为一个具备一定投射能力的前景选项,他在未来有可能在现代篮球对空间的要求上获得更多回报。很多时候他在进攻端确实出现了出手机会,但队友的传球机会没有稳定落到他头上。毕竟季前赛阶段,球队都在努力展现自己、稳固自己的位置,球员们之间的传球配合还需要时间调整。随着赛季推进,杨瀚森获得更多传球机会、在球队体系中找到更合适的位置,概率上也会有所改善。
总的来说,杨瀚森的首秀暴露了两大短板,但也呈现出一些积极的信号。未来他需要在体能和对抗强度方面继续加强,同时把握好在球队体系中接球和参与进攻的机会。若能逐步调整好节奏与配合,他仍有机会在常规赛里争取更多上场时间,成为球队的一个有用的轮换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