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
云海翻涌的金顶之下,数名越野赛选手在峨眉山古道疾行,累计爬升超3000米的赛道旁,“小小峨眉山轻松拿捏”的标语成为诸多游客的打卡点。
金顶打卡点。杜卓滨 摄
“小小峨眉山,轻松拿捏”——这条看似夸张的标语,正出现在峨眉山登山道的各个角落,成为今秋社交媒体最火的旅游热梗之一。
10月18日至19日,“峨旅股份”杯2025峨眉山越野挑战赛(秋季)暨峨眉山彩林登高赛在峨眉山景区举行,数千名参赛选手与上万游客一起挑战极限,向金顶攀登。
“峨旅股份”杯2025峨眉山越野挑战赛(秋季)暨峨眉山彩林登高赛举行。
与此同时,这条标语在多个互联网平台刷屏,相关话题阅读量已超8亿。
霸榜:两句矛盾标语成对出现
都已成为打卡峨眉山必选文案
“小小峨眉山轻松拿捏”话题从来不是单独出现的,一同在网络上热传的还有话题“峨眉山会惩罚每一个嘴硬的人”。
前者,一般是网友登到金顶以后,发布在网络上,所配图片或视频,通常是峨眉山沿途的美景,有云海、森林、幽静的登山步道,部分网友还会发布与峨眉山猴群互动的内容。
“峨旅股份”杯2025峨眉山越野挑战赛(秋季)暨峨眉山彩林登高赛举行。
后者往往是网友登山中途发布的,所配图片或视频,通常聚焦游客自身,有的在99道拐实时吐槽“地狱级”路段;有的在钻天坡哀嚎:台阶永无止境;还有不少网友边走边诉苦或者是直接躺在路边,耍赖不爬了。
“拿捏峨眉山”系列标语刷屏。
两句相互矛盾的打卡语,几乎成了峨眉山游客的必选文案。但峨眉山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尧斌告诉记者,这两句文案并非官方设置,是网友们自发形成,管委会从未刻意在网络上宣传过这样的标语。
尧斌记得这两句标语火爆出圈是在2023年,“当年越野赛上,游客在体验完登顶全程后,发出了这些感慨。”尧斌告诉记者,时隔两年,这些标语依旧是峨眉山话题榜单上的佼佼者,全网阅读超过8亿。
转变:从金顶、云海、日出
到徒步、登山和猴群
新话题出现的同时,外界对峨眉山固有认识也在转变。
长期以来,峨眉山以“仙山”自居,叫响了“云上金顶,天下峨眉”“峨眉武术发源地”“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峨眉天下秀”等传统口号。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金顶”“云海”“日出”等聚焦自然风光的印象。峨眉山一度成为“诗和远方”的彼岸,唯美、梦幻,同时也有着距离。
峨眉山云海。薛良全 摄
而如今,提到峨眉山,互联网上热度最高的标签,变成了“徒步”“登山”和“猴群”。
峨眉山藏酋猴。夏中林 摄
这一系列转变,其实与前几年“特种兵式旅游”的兴起有关。2023年,峨眉山凭借便捷的交通,成为了“特种兵”们的目的地,云上的金顶不再遥远,从“人生打卡点”成为了周末休闲地。
特种兵退场后,随登山活动而来的登山客,将“拿捏峨眉山”和“被峨眉山拿捏”这一对矛盾的标签贴在了峨眉山。
“峨眉山猴群”标签也在此过程中火遍网络。2023、2024年甚至流传着“互联网上每出现一只猴子,峨眉山灵猴就会被提及一次”的热梗,形容灵猴的火爆程度。2024年1月,出现“哈尔滨文旅热”时,四川文旅厅更是选择了峨眉山灵猴玩偶,回礼哈尔滨。
值得一提的是,文旅厅此举为峨眉山灵猴的热度加了一把火,一直到2025年国庆中秋假日,峨眉山灵猴、六牙白象等文创产品仍受到游客追捧,景区官方文创销售额翻了一番。
今年,峨眉山更是从单一的朝圣地,纵向切入了互联网的每一个圈层,甚至催生了“陪爬”一职,隐隐有着孵化新业态的趋势。
背后:先手布局
取消部分区域门票限制推动体验游发展
峨眉山景区管委会并不反感网友们用峨眉山造梗,无论是“拿捏峨眉山”还是“被峨眉山拿捏”,管委会都积极和网友们对话,并将“小小峨眉山轻松拿捏”做成了景区标语,放在了峨眉山上。
管委会甚至很乐意见到大家将峨眉山人格化,与峨眉山进行互动,从打卡峨眉山转变为体验峨眉山。
“这种转变我们早在2020年前后就开始思考了。”尧斌告诉记者,从管理方的角度来看,打卡游转变为体验游,其实是门票经济向体验经济的转变。
他告诉记者,为了推动这一转变,峨眉山在2021年12月取消了景区低山区的门票限制,免门票开放大家熟知的报国寺景区、神水阁景区及五显岗,其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两年后,峨眉山进一步推出以“高出极天 破云而上”为主题的峨眉山越野挑战赛。
“到今年12月,免门票政策施行4年,越野赛也举办2年,让利给游客的过程中,的确让景区的门票收入有一定程度下降,甚至引来了一些误解和批评,但我们觉得这是对的事情,我们还会坚持下去。”尧斌告诉记者,峨眉山登山热、灵猴热,其实都是景区转型的成果,“如果走传统路子,一车拉到金顶,上个厕所拍个照,一车又拉下来,热不起来的。”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峨眉山举办首届越野挑战赛后,到峨眉山徒步游的游客达到了50万人,是此前的10倍。今年截至目前已超过40万人,每次越野赛直接带动酒店、餐饮等系列消费超1亿元。
未来:不止是美景
进一步挖掘生态、人文,让大家全面“拿捏”峨眉山
聊到未来,尧斌告诉记者,峨眉山作为山岳型景区,海拔3079米的金顶和海拔3099米的万佛顶名声在外,“但真正的宝藏,在山中!”这位在峨眉山工作20年的负责人,聊到峨眉山的宝藏时,眼睛里闪着光。
据他介绍,峨眉山系从邛崃山脉延伸而来,以大峨山为中心,包括二峨山、三峨山和四峨山。其中峨眉山景区幅员面积154平方公里,近三分之二为原始林区。以“雄、秀、奇、险、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生物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人类的瑰宝,素有“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的美誉。
“由于海拔落差大,峨眉山具备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亚高山针叶林四种垂直带,7000余种动植物在此栖息繁衍。”尧斌告诉记者,其中植物有5000余种,动物2300余种,除了大家熟知的藏酋猴,还有豹、小灵猫、小熊猫、黑熊、黑颈鹤、黑鹳、峨眉白鹇、红腹角雉、红嘴相思鸟、仙琴蛙、峨眉髭蟾、峨眉树蛙、龙洞山溪鲵、中华枯叶蛱蝶、凤蝶、秉前环毛蚓等。
峨眉山上的小熊猫。
“甚至有不少物种以峨眉山为名,属于峨眉山独有品种。”尧斌告诉记者,在峨眉山未来的规划中,将抓住这些宝藏,开展研学、探秘活动,在呈现峨眉山仙山美景的同时,还呈现仙山的生态、人文,“让大家全面‘拿捏’峨眉山。”尧斌笑着说道。
峨眉山景区近三分之二为原始林区。刘睿 摄
记者注意到,2024年以来,峨眉山推出徒步登顶系列活动外,还推出了研学探秘系列活动。今年景区进一步推出了“盲盒陪爬”,和“去寻找那些叫峨眉的生命”活动,正逐步将峨眉山的“宝藏”,推到大家的面前。
“未来,峨眉山将不断深耕户外运动、影视演艺、文博文创、数字文旅、禅修疗愈五大新业态,深度探索‘全域游’产业。”尧斌介绍道:“峨眉山景区会与城区一体化协同发展,以景区吸引游客到所在地体验更多旅游业态,带动全域产业经济发展,打造良性的、可持续的增长模式。”
(部分图片由峨眉山景区管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