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个秋天,要留给山东吧。
当时令行过霜降,秋意便已浓彻。风里带了清冽,草木染上斑斓,正是出门寻一抹暖色,赏一处红叶的好时节。
不如就跟着这份红叶地图,暂别城市的喧嚣,将自己投入这如画的世界——看漫山红遍,层林尽染,那独一无二的落叶,是整个秋季的来信。
受气温的影响,红叶的观赏时间会有波动
请以景区实际情况为主
济南的秋色,漫溢在丰沛的泉群里;飘散在趵突泉畔的清冷菊香中;更燃烧在南部山区的连绵山峦上——是红叶谷里黄栌泼洒的浓墨重彩,是九如山间枫叶渲染的斑斓画卷。
这里是江北地区著名的红叶观赏地,拥有逾四千亩的壮阔山野。
待到深秋,万千黄栌并非一味地红,而是由浅绛至酡红,层层浸染,仿佛上天泼洒的调色盘。
图片来源:梁大磊
绚秋湖就如同它的名字一般,倒映着山间绚丽的色彩,山影树色在水里微微晃动,一半清晰,一半虚幻。
漫步山间,万叶塔在红云一般的树影中露出一个塔尖,这里是登高览景的最佳地点,能将山谷的秀色尽收眼底。
图片来源:梁大磊
环秀路蜿蜒穿过彩林,道路两旁尽是深浅不一的红色,在航拍视角下如一条丝带系于山间,与层层红叶构成一幅流动的画卷,一步一景,恰如工笔与写意的巧妙结合,让人如同闯进了一卷名为秋天的古风手札,无论哪个角度,拍出来的都是电影感十足的大片。
小tips:
推荐赏秋时间: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仲宫街道锦绣川水库南3千米
公共交通:济南市区乘坐65路公交车,红叶谷站下车
自驾导航:“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区”
有了溪水和瀑布的加入,九如山的秋天便一下子活了起来。
天心瀑旁的木质栈道在峡谷间蜿蜒,引向整个景区最浓烈的红色盛宴,驻足时,能看见满山红叶倒映在瀑布下的深潭里,像一幅未干的水彩。
图片来源:九如山
木屋建筑群散在林间,推开窗就是漫山秋色,安静地坐在窗前,看红叶一片片划过天空,时光也仿佛放慢了脚步。
别忘了文创体验馆的秋季限定活动。捡一片完整的红叶,悉心拓印,便可制成独属于自己的秋日纪念,将这一刻的美好私藏。
图片来源:九如山
小tips:
推荐赏秋时间: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西营街道葫芦峪村。
公共交通:济南市区乘坐312路公交车,九如山站下车。
自驾导航:“九如山休闲旅游度假区”
青岛的秋天,自带一层精致而文艺的滤镜。这里的秋意,是八大关梧桐落叶铺就一地的焦糖色调,是湛山三路银杏叶筛落满目的碎金流光,是世博园水杉默然伫立道旁的红褐沉静,也是北九水层林尽染漫山遍野的绛红诗意。
夏日崂山的清爽翠绿,在北九水的潺潺溪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然而一场秋雨,整片山林便瞬间切换至高饱和模式,披上斑斓夺目的秋日华服。
在崂山,秋日是古朴而深邃的。从太清宫出发,沿着老子路和步月廊一路前行,红叶如同天边的彤云,点缀着飞檐翘角与黛色的墙壁,营造出穿越时空的静谧意境。
图片来源:崂山风景区特约摄影师 曲顺龙
北九水,则是一场关于红色的视觉盛宴。枫叶大道与山径被热情似火的红枫尽染,脚下落叶沙沙作响,随手一拍,皆是值得珍藏的“人生照片”。
图片来源:崂山风景区特约摄影师 曲顺龙
如果不想步行,也可以乘坐缆车,在空中开启一段赏秋之旅,成片的林海顺着山势起伏,如同一条锦绣织就的花毯,又像一条倒映着霞光的河流,从脚下缓缓流过,令人感叹时节的妙笔生花。
小tips:
推荐赏秋时间:11月。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崂山景区专用路。
公共交通:乘坐地铁4号线,大河东站下车,步行300米左右。
自驾导航:“崂山风景区”
从公园正门入园,步行不远,便到了枫林涧。若恰逢一场秋雨初歇,平日里干涸的石涧便会悄然苏醒,浅浅清流沿石缝蜿蜒而下,一路轻声漫向远处的林荫阅读室。
而最动人的,是两岸高低错落的枫树。秋雨像是大自然最温柔的调色师,一夜之间便将它们点染得层次分明,从河道到坡上,明媚的丹砂、深沉的枣红与浪漫的枫糖色交织在一起,层层叠叠,仿佛整条石涧都在静静燃烧。行走其间,叶影摇曳,恍若步入一个被秋天私藏的静谧世界。
图片来源:小红书丨小李同学爱拍照
小tips:
推荐赏秋时间:10月下旬至11月。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文登路28号。
公共交通:206路,中山公园武昌路站下车,步行250米左右。
自驾导航:“青岛中山公园”
世博园的红叶,自带一份精心打理过的诗意。鸡爪槭、五角枫……各类树种俯仰生姿,有的整齐排列,夹道相迎;有的则与亭台廊阁巧妙融合,相映成趣。
江苏园红透的叶片,犹抱琵琶似的透过花窗与月洞门,惊鸿一瞥之间,足以让人顿悟中式美学中那种含蓄、留白的高级与精妙。
图片来源:小红书丨是小花呀
四川园跟着水流向下走,五角枫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待,它们依水而立,红叶翩跹,倒映在清波之中,仿佛连流水也染上了秋的温度与颜色。
小tips:
推荐赏秋时间:10月下旬至11月。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世园大道与毛杨路交叉口。
公共交通:641路世博园站下车,步行600米左右。
自驾导航:“青岛世界园艺博览园”
淄博的秋天是厚道的,它将季节的馈赠,都化作了可感可触的人间风物。
潭溪山的层林已被秋色浸染,红叶柿岩更是将秋意酿得浓烈,似霞似火的叶浪与山间晒秋的丰收图景交相辉映。屋檐下挂起的串串金玉米,院墙上铺开的圆晒匾中,赤红的辣椒、橙黄的柿饼在青瓦白墙间铺展出斑斓的几何图案,是人们与四时之间,亘古不变的温柔契约。
山顶的观景龙凤台视野极为开阔,是俯瞰整片红叶山谷的绝佳位置。那棵遗世独立的红叶树,在广阔天地间显得格外孤美,是镜头中最诗意的焦点。
图片来源:小红书丨我是77呀
若想捕捉红叶的倒影,九龙潭是不可错过的一处。无风时,水面澄澈如镜,将漫天秋色完整收纳;若有微风拂过,粼粼波光揉碎一池红影,又是另一种灵动之美。
横亘于崖壁之间的高空玻璃吊桥,提供了360度无死角的观景视角。行走其上,仿佛悬浮于红叶波涛之上,举目皆是峭壁与炽烈色彩交织的震撼画面。
下天桥则悄然藏着一片童话般的角落,台阶与红叶相互依偎,构成静谧而温暖的画面。
若想深入红叶林最密集之处,南线徒步道是最佳选择。质朴的木制栏杆与层层叠叠的红叶相映成趣,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帧都值得珍藏。
图片来源:小红书丨我是77呀
小tips:
推荐赏秋时间:10月中旬至11月。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太和镇峨庄乡石沟村。
自驾导航:“潭溪山旅游区”
从东游客中心出发,观光车沿山路盘旋而上。窗外,群山尽染,红叶如海,蓬勃的秋意随山势奔涌起伏。
古老的齐长城静默盘踞于色彩浓郁的山脊之上,为绚烂的秋景添上一笔沧桑。2020米的漂流滑道蜿蜒穿行于红叶之间,如一条灵动的线,在层林间划出流畅的轨迹。
图片来源:小红书丨Gloria
横跨两山之间的玻璃吊桥,悬于秋光之上。低头可见红叶在脚下舒展,脉络清晰,色彩饱满。置身其中,仿若漫步云端,与漫山秋色浑然一体。
小tips:
推荐赏秋时间:10月至11月。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域城镇和尚房村6号。
自驾导航:“山东文旅红叶柿岩旅游区”
潍坊的秋天,镌刻在赤色山崖的古老石刻上;弥漫在农家院落新收作物的芬芳里;更酣畅淋漓地泼洒于鲁中连绵的山脊之间——是石门坊上黄栌燃烧的燎原“野火”,是锯齿崖边红枫为天边勾画的炽烈轮廓。
被誉为国内五大赏红叶圣地之一的石门坊,独有一种齐鲁大地的磅礴与野逸。
从景区正门进入,途经红叶与溪水相映成趣的石门桥,换一身汉服,撑一把油纸伞,当即就能获得一张人生照片。
穿过叮咚作响的风铃长廊,来到俯瞰红叶全景的最佳地——丹谷亭,从这里开始一直到石门风光,是石门坊黄栌最密集的区域,三千亩原生黄栌如火如荼,将整片山峦染就。
那色彩是层层晕开的,从山巅的浓酽绛红,到山腰的明烈赭赤,再至水畔的清浅橙黄,与苍松石壁交织成一幅巨大的织锦。
图片来源:潍坊晚报丨刘婧
而最绝妙的,莫过于“石门晚照”。当夕晖穿过山隘,天地间霎时铺满熔金般的暖光,每一片红叶都仿佛被点燃,透出灵动的光晕。
图片来源:潍坊第一团
小tips:
推荐赏秋时间:10月至11月。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谭马村。
自驾导航:“石门坊风景名胜区”
当规整的风景令人倦怠,锯齿崖的原生态便显露出真正的魅力。这里没有栈道与栏杆的束缚,只有在秋日里肆意燃烧的野性生命力。
这座山顶的岩石因为长年累月的风化,形成了锯齿状形态的山崖,在秋风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青灰色的岩层边缘锋利如刀,而就在这冷峻的岩缝间,一簇簇黄栌倔强地生长着。
图片来源:小红书丨迷路了
秋霜渐染,红叶便开始在岩壁上蔓延,阳光穿过岩隙,在红叶与石壁间投下斑驳光影。明暗交错间,每一处岩凹都盛着深浅不一的红色,沿着锯齿状的轮廓流淌,嶙峋的岩峰被红叶温柔包裹,冷硬的线条在色彩的浸润下显得格外诗意。
小tips:
推荐赏秋时间:10月中旬至11月初。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庙子镇。
自驾导航:“青州锯齿崖”
临沂的秋日,生长在蒙山雄伟的脉搏里;流淌于云蒙湖清澈的秋波中;更毫无保留地铺展于巍峨山峦的每一处褶皱——是龙头崮层林尽染的磅礴长卷,是悬崖栈道旁红枫与奇峰共同演绎的视觉交响。
深秋的蒙山龙头崮,是一幅被秋风与黄栌共同绘就的瑰丽画卷。它既有漫山红遍的壮阔,也不乏崮顶临风的险峻,更保留着一份未经雕琢的野趣。
图片来源:小红书丨户外的鱼~piscis
巍峨的崮顶之下,万千黄栌将整座山峦染成一片流动的绛霞。
沿着原生态的山径攀登,每一个转弯都能遇见不同的风景。
这里的秋色不事雕琢——红叶与青灰色的岩壁交织,绚烂的彩林与嶙峋的崮顶相映,既有北方山岳的雄浑气魄,又不失秋日独有的诗意与温情。
小tips:
推荐赏秋时间: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桃墟镇小王庄村北部。
自驾导航:“蒙山龙头崮红叶谷”
这个秋天,终究是要留给山东的。
当漫山红叶在齐鲁大地上层层晕染,每一处景致都在诉说着同一句话:这里的秋色,值得你为之停留。
带上这份地图出发吧,在沙沙的落叶声中,在融融的秋日暖阳里,你会发现,山东的秋天,是一首值得亲身品读的抒情诗。
来源:好客山东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