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肌酐高的情况通常会让人感到担忧,尤其是如果它伴随着一系列其他的症状,可能预示着肾脏功能的下降或衰竭,肌酐是人体代谢废物的一部分,通常通过肾脏被排出体外。
当肾脏的过滤功能出现问题时,血液中的肌酐浓度就会升高,因此,肌酐水平的升高是一个警示信号,提示肾脏可能已经受到了损害。
肌酐升高的患者,往往会有一些常见的症状或体征,这些都是肾脏问题的直接反应。

如果一个人有这些表现,尤其是所有的表现都有,必须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以避免更严重的肾衰竭发生。
其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异常的水肿,水肿的出现通常是肾脏无法有效排除体内多余水分的表现,我们知道,肾脏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
正常情况下,肾脏能够有效地调节水分平衡,保持体内液体的稳定,然而,当肾脏功能受损,尤其是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时,水分便无法被有效排出,造成水肿。

水肿通常最先出现在下肢,尤其是脚踝和小腿部位,随着病情的加重,水肿会逐渐扩展到身体的其他部位,甚至可能影响到面部,导致眼睑浮肿。
水肿不仅让人感觉身体沉重、肢体不灵活,长期积累还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肾脏功能的衰竭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可能会引发高血压等心血管问题。
特别是当水肿出现时,伴随着尿量减少或尿液异常,患者应当意识到这是肾脏问题的警报信号,需尽早就医进行检查,以防止进一步恶化。

此时,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一系列的肾脏功能检测,确认是否存在肾衰竭的风险。
另一个常见的症状是尿液的改变,正常的尿液应该是清澈的,没有异味、颜色或泡沫,尿液的颜色、气味、透明度的变化,往往能反映出身体内部的某些异常。
当肌酐水平升高时,肾脏的过滤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尿液就可能发生改变。
首先,尿液的量可能发生变化,有的人会发现自己排尿的次数增加,甚至是夜间频繁起夜,这通常与肾脏对水分调节能力下降有关。

相反,也有些患者的尿量显著减少,甚至出现尿潴留,这也是肾脏功能不全的一个标志。
尿液的颜色也可能发生变化,健康的尿液应该是淡黄色或透明的,但当肾脏受损时,尿液可能会出现深黄色、红色甚至是浑浊的现象。
出现尿液变色,尤其是呈现血色时,往往说明肾脏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损伤,此外,尿液中可能还会出现泡沫,这通常是蛋白尿的表现,是肾脏病变的一个重要信号。

尿液中含有过多的蛋白质,通常意味着肾小管受损,肾脏的过滤功能已经受到威胁,若出现这些尿液变化的症状,最好去医院检查肾功能,了解肾脏的健康状况。
除了水肿和尿液的改变外,难以解释的疲劳和面色差也是肾功能不全常见的表现。
当肾脏无法有效地排除体内废物时,这些废物和毒素会在体内堆积,严重时会影响到身体的整体能量水平,导致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尤其是当人们无法找到疲劳原因时,这种情况就更需要警惕,很多肾脏疾病患者都反映自己经常感到极度疲倦,哪怕是没有进行过多体力活动,也常常会感到精力不足、浑身乏力。
此外,面色差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肾脏损害往往会导致体内毒素无法排出,影响血液循环,最终导致皮肤的气色变差。
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皮肤应当红润、光泽,而肾脏功能不全的人,面色通常显得苍白、暗淡,缺乏生气,这种面色的变化,往往是肾脏问题日益严重的表现,提醒人们要警惕肾衰竭的到来。

最后,消化道的不适也是肌酐升高时可能出现的症状之一,当肾脏功能衰竭时,体内积累的废物和毒素会通过血液循环传播到全身,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
很多肾病患者都会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不仅让患者的食欲降低,还可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进一步加重身体的虚弱。
特别是在早期,患者可能并不觉得这些症状严重,然而如果不及时重视,病情可能会恶化。

那么,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患者应该意识到,若自己或身边的人有上述表现,尤其是出现水肿、尿液改变、疲劳、面色差以及消化不适等症状时,应该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这些症状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是肾脏问题逐步加重的表现,如果能在早期发现,进行及时治疗,完全可以避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检查的项目通常包括血肌酐、尿液分析和肾脏超声等,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全面评估肾脏功能,确定是否存在肾衰竭的风险。
同时,患者也需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病因,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定期检查肾功能。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肾脏疾病的高危人群,日常生活中的监控尤为重要,很多患者往往忽视了饮食的调整,或者没有按时服药,导致病情逐渐加重。

总而言之,肌酐高的人往往会有一些明显的健康警示信号,这些症状不容忽视,尤其是在肾脏问题较为严重时,更要引起重视。
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并接受适当的治疗,是防止肾衰竭的最佳方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保护肾脏功能至关重要。
所以,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出现了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避免肾脏病情的恶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肌酐高的人,一般有4个表现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
参考资料:
NLR、PLR联合血肌酐和射血分数评分预测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MACE事件的价值,李渊,医学临床研究2025-0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