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一张网 温暖千万家——河南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纪实
创始人
2025-10-26 16:42:35
0

夜幕降临,渑池县万人广场上,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豫剧《乡村医生》正在上演。台上演员深情演绎,台下观众热泪盈眶。这出戏,唱的是乡村医生跋山涉水为群众看病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个基层卫生工作者的故事,更是河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5年发展的故事。

10月的中原大地一派丰收景象。在这个收获的季节,一场以“回顾、传承、展望:‘基本公共卫生我服务 你健康’”为主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月活动在渑池县如火如荼地举行。

此次活动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与基层健康中心、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主办,以“高血压的科学管理与防控”为主题,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医务工作者齐聚一堂,开展了大型义诊活动。义诊台前围满了群众,医务人员正有序开展测量血压、健康咨询、科普讲解等。与此同时,城市一角的健康小屋自助体检机前也排起了长队……

自2009年国家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始终以“人民健康”为核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从15元跃升至99元,构建起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服务网络,让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享受到“家门口的健康守护”,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原特色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之路。

强基固本:织密城乡健康防护网

地处山区的焦作市博爱县寨豁乡,因村落分散、交通不便,群众看病就医曾是个“老大难”。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得到极大改善。

“以前看病得翻山越岭,现在很多常见病、慢性病在村卫生室就能解决了,看病再也不愁了。对我们这些孤老、患有慢性病的人,乡村医生还定期上门巡诊、送药,服务太贴心了!”寨豁乡72岁的高血压患者王先生拿着刚领的降压药,拉着乡村医生王下放的手不停道谢。

这样的改变正发生在河南的每一个乡村。

15年来,河南坚持“硬件标准化+人才专业化”双轮驱动,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缺医少药”变为“强医优服”。在渑池县,15家乡镇卫生院、216个村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村卫生室公有化率达97%,“15分钟健康服务圈”全面建成。尉氏县邢庄卫生院更是从偏远乡镇卫生院,升级为集医疗、公共卫生于一体的二级综合医院,还获评“全国百佳乡镇卫生院”。该卫生院里设有慢性病管理门诊、数字化健康档案室,让5.3万辖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规范服务。

人才是基层医疗的“活水源泉”。为破解乡村医生“留不住、水平低”的难题,河南打出“培训+待遇+晋升”组合拳。

2018年至2025年期间,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承办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举办的“雄鹰计划”骨干培训班104期,在河南独立举办“群雁计划”培训班116期,累计培训人员超过3万人次;“十四五”期间,培训家庭医生团队师资1000余人,在市级培训基地,线下跟师培训5000支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累计培训基层卫生技术人员60余万人次;此外,在河南省卫生健康委统筹安排下,为基层免费培养1800名高血压专科人才。

郑州市创新“县管乡用”“乡聘村用”机制,探索建立医共体“基层编制池”,348名医务人员被纳入县级编制池统筹调配,545名乡村医生实现“有编制、有保障”。

创新赋能:破解公共卫生服务“老大难”

9月25日,全省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者与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与基层健康中心相关负责人和专家齐聚一堂,共话河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5年成效。一些地区与单位分享了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优秀做法和创新经验。

“以前体检完没人管,现在体检后医生不仅给我开了药方,还帮我制订运动计划……”在渑池县仰韶镇卫生院,68岁的糖尿病患者李女士拿着“双处方”,对这种新型服务模式赞不绝口。这是河南创新“1+1+4”服务模式的生动实践——通过1项慢性病指挥长制度、1个医卫融合平台和4种特色机制,让公共卫生服务从“被动服务”变为“主动对接”。

在慢性病管理这个“硬骨头”上,河南探索出了“上下联动”的新路径。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自2017年开诊以来,在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指导下,牵头构建了河南省高血压防治管理体系,依托自身资源先后成立河南省基层高血压管理指导中心、河南省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评价基地、河南省基层高血压培训基地,构建起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高血压防控网络,通过专项人才培训、数据分析应用、科研项目落地等举措,持续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血压服务能力提升。

渑池县将县级专科医师编入全县慢性病健康管理团队,以乡镇为单位提供服务,协助开展业务查房、带教、健康讲座、坐诊、质控等工作,目前已将2.9万余名高血压患者、1.1万余名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纳入规范管理,实现了县、乡、村三级慢性病服务体系的有效融合。

郑州市则搭建“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平台,把远程血压、血糖设备铺设到村,数据实时推送至家庭医生团队,按风险等级实行县、乡、村分级管理,全市高血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超80%。“以前村民测完血压不知道该咋调整用药,现在数据一上传,县级医院专家就能远程指导,方便多了。”巩义市的一名家庭医生说。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打通公共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尉氏县邢庄卫生院创新“公共卫生医师+临床医生+村医”三医联动机制,组建39个家庭医生团队,实行“一村一团队”,通过“专车接送体检+早餐供应+导医陪检”,让老年人体检参与率大幅提升;同时采取集中签约、上门签约、APP(应用程序)签约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重点人群履约率达90%以上,健康帮扶户履约率达100%。

值得一提的是,河南还将儿童青少年健康纳入公共卫生服务范畴。针对儿童高血压、肥胖问题,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完成4万余名中小学生的规范筛查,构建“三级医院牵头+基层协作”的全年龄段管理模式,不仅推动了儿童脊柱侧弯、心理健康的规范化管理,还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家庭关注血压管理。

“过去我一直觉得孩子胖点儿没什么大不了,直到医生上门宣传后才明白,肥胖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现在我们全家都跟着孩子一起锻炼了。”郑州市民刘女士的这一转变,正是健康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生动体现。

惠民实效:公共卫生服务暖民心

“我家孩子出生时,医生不仅上门访视,还定期提供免费体检,真是省心又省钱!”渑池县年轻妈妈王女士翻看着孩子的健康手册,脸上满是笑容。15年来,该县公共卫生服务的成效,在群众的健康指标和满意度中得到充分体现: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0.15%、产后访视率达98.74%,6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达97.77%、新生儿访视率达99.75%。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无数家庭的安心与幸福。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性价比”持续提升。2022年~2024年,通过分析河南省整群抽样的县域数据,并采用年龄、性别及疾病诊断数量的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研究发现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人群与未纳入管理的人群,在县域住院次均费用上存在显著差异,且该差异呈逐年扩大趋势。到2024年,两类人群的次均费用差值已达793.43元。同时,纳入管理人群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风险显著降低。成本效益分析显示,对重点人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每1元投入可产生超过5元的健康效益。

重点人群超重肥胖率呈下降趋势。2020年~2024年,河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检数据显示,纳入管理的重点人群中,超重率与肥胖率均呈下降态势,其中中心性肥胖率下降近5%。

“过去我每年都要住院两次,现在医生定期随访,帮助我调整用药和饮食,今年一次都没住过院,节省了不少费用。”三门峡市慢性病患者赵先生的亲身经历,正是公共卫生服务“以小投入换大健康”理念的生动写照。

如今,行走在河南城乡大街小巷,从城市社区的健康小屋到山区乡村的村卫生室,从省级专家的下沉义诊到乡村医生的上门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已如阳光雨露般渗透到河南的每个角落。站在新的起点,河南将以健康中国、健康河南建设为契机,持续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智能化、精细化发展,让更多群众享受家门口的健康守护,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坚实健康保障。(本报记者 朱晓娟 许冬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仅1分钟被扣2000多元,无法... 据新民晚报22日报道,上海市民陈先生反映,国庆假期他们一家三口去云南旅游,结果刚到丽江,4岁多的女儿...
原创 回... 在洛杉矶度过的那三个月,宛如一场未曾沉醉的梦境。 回国后的三个月里,总会被身边的朋友问及:“美国究竟...
河南首个互联网医院建设规范省级... 本报讯(记者 朱晓娟 通讯员 史尧)近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互联网医院建设规范》(以下简...
血压高的人,厨房里的‘一白一黄... "医生,我按时吃降压药,怎么血压还是降不下来?" 仔细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时,发现问题的根源往往藏在厨...
双向赋能提能力 警医联动护平安 10月25日,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特警重大活动安保支队七大队与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联合开展“双向教学”技能...
百年薪火录 | 张奉春:风湿病... 百年薪火录 · 开栏语 百年协和,医路星光。一代代协和人以仁心仁术,铸就了苍生大医的精神丰碑。 张孝...
卵巢癌术后化疗身体虚弱十分焦虑... 对于许多卵巢癌患者而言,手术和化疗是战胜疾病的关键战役,但随之而来的身体虚弱、焦虑和对复发的恐惧,如...
延释布佩诺芬:孕期阿片类药物使... 围产期是女性一生中最特殊、最敏感的阶段之一。然而,对于一些患有阿片类药物使用障碍(简称OUD)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