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活动
时间:12月13日-14日上海
形式:会前训练营+高峰论坛+展位交流
【点击蓝色项目名称了解详情】
据“石河子大学第一附院”消息,10月17日,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名医工作室揭牌签约仪式,34个全国名医工作室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时挂牌,其中包括14个专家团队名医工作室和20个专家个人名医工作室。
据悉,此次挂牌的34个全国名医工作室涵盖泌尿外科、眼科、肿瘤科等多个临床与医技专业,汇聚北京、上海、武汉等国内顶尖医疗机构专家99名。


根据网上发布的名医工作室名单,工作室分为团队名医工作室和个人名医工作室,专家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等。
据介绍,全国名医工作室将通过“传帮带”三位体系,在临床诊疗、医学教学、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助力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打造高素质医疗团队,解决边疆各族群众“看病远、看名医难”问题,为边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实际上,这并不是该院批量落户的第一批名医工作室。据公开报道,去年12月13日,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举行了“十大名医工作室”揭牌签约仪式举行,张英泽院士工作室、孔维佳/王彦君工作室、李锋工作室、陈刚工作室等十个名医工作室正式揭牌。
据悉,这批工作室汇聚了张英泽院士团队以及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国内优秀的医疗专家团队,涵盖骨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等领域。工作室成立后,相关专家将定期来工作室开展诊疗、教学、培训、科研等工作。
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49年,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规模最大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编制床位1500张。2024年医院门急诊量126.3万人次,拥有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5个兵团临床重点专科;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个硕士学位点。

名医工作室作为一种创新的医疗合作模式,近年来在全国多地涌现。它通过专家下沉、师徒传承等多种方式,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尤其让基层群众受益。
名医工作室的建立,对于患者、医生乃至整个医疗体系都有着一定的积极的意义。
对患者而言,看病更方便、更高效。名医工作室直接打通了"看名医"的最后一公里,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专家诊疗服务,免除外地奔波之苦。
对医生和医院而言,则是成长与品牌的双赢。对于专家,工作室模式有助于打造个人品牌,并通过精准匹配病源提升工作效率;对于基层医生,通过"师带徒"机制,也能获得跟师学习和临床实践机会,快速成长;对于医院,名医工作室能助力提升重点学科的建设水平,并凭借名医效应提升医院整体的声誉和影响力。
对医疗体系而言,该模式也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重要探索,有利于促进资源均衡与体系优化,同时助力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让常见病、慢性病在基层得到解决,大病和疑难病则通过工作室绿色通道实现精准转诊。
名医工作室模式前景广阔,但在推广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确保专家资源下沉的常态化与长效性,而不仅仅是偶尔的坐诊;如何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与绩效考核机制,保障各方的积极性;以及如何为工作室的运行争取更灵活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为其发展扫清障碍。 (本文为《看医界》发布,转载须经授权,并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