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上“肝血管瘤”的诊断,常让不少人瞬间慌神,下意识将其与“肝癌”画上等号,甚至急于寻求“根治”方法。其实,肝血管瘤和肝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肝脏病变,二者的恶性程度、预后效果有着天壤之别。太原龙城中医医院在日常接触中发现,很多人因不了解二者区别,白白承受了诸多不必要的焦虑。
首先从病变性质来看,二者有着本质区别。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本质是血管异常增生形成的“血管团”,内部充满血液,不会发生恶变,更不会转移扩散;而肝癌则是肝脏的恶性肿瘤,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异常增殖形成,具有很强的侵袭性,若不及时处理,会不断进展并可能转移到其他器官。

从发病原因和人群来看,差异也十分明显。肝血管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先天血管发育异常或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且大多为单发;肝癌的发病则与乙肝病毒感染、丙肝病毒感染、长期饮酒、肝硬化、黄曲霉素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男性发病率通常高于女性,中老年人更为高发。
症状表现上,二者也大不相同。绝大多数肝血管瘤体积较小,生长缓慢,不会引起任何明显症状,往往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而肝癌在早期可能没有特异性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肝区疼痛、腹胀、食欲减退、体重下降、黄疸等明显不适,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在处理方式上,二者更是天差地别。对于体积小、无明显症状的肝血管瘤,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只需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其大小变化即可;若血管瘤体积过大或生长过快,压迫周围组织,可考虑进一步处理。而肝癌则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根据病情采取手术、介入、靶向等多种治疗方式,才能争取较好的预后。
总之,查出肝血管瘤完全不必恐慌,它与肝癌有着本质区别,恶变风险极低。关键是通过专业检查明确诊断,避免与其他肝脏病变混淆。只要遵循医生建议定期复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无需过度担忧,更不必盲目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