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黄体这个词,小编都会想起大学室友,早上起来正常去了个卫生间,结果转头就住进了医院,从此全寝室的人都知道了“黄体破裂”是啥,今天就这个话题来为大家进行科普。
首先我们先要知道黄体是什么,生育期的女性卵巢每个月都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排卵后的卵泡及周围组织在激素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变化,形成的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腺体,称为黄体。由于含有胡萝卜素,黄体的外观呈黄色。其主要功能是分泌雌、孕激素,如果之后没有受精卵形成,则黄体功能开始退化,雌、孕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失去了性激素的支持而发生剥脱,引起月经来潮。
黄体很“强大”,不过同时它也很“脆弱”,其覆盖于卵巢表面,缺乏弹性,血管丰富,在外部作用影响下容易有破裂、出血的风险。
常见诱因就是外力因素,包括过于激烈的性生活、排便、剧烈运动等,前述的朋友就是排便时太过用力,腹腔压力升高而导致黄体破裂。
黄体破裂通常发生于月经后期,发病较急,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就是突发一侧下腹痛,可伴随恶心、呕吐,腹腔积血较多时会出现腹膜刺激症状及肛门坠胀感,极少数也会出现阴道出血。
部分黄体破裂可自行止血消退,严重者也可出现大量内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所以女性在月经周期后期、来月经前几天应避免剧烈活动,性生活、排便等千万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黄体破裂,如果出现可疑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