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28日讯(通讯员 李青 李扬帆)“多亏了省里来的专家!不然我这病还不知道要多遭多少罪!”在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脊柱外科病房外,62岁的张阿姨一次次向身旁的专家表达感谢。近日,这位同时合并慢性呼吸道感染、高血压、脑梗后遗症的肥胖骨折患者,经过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省级巡回医疗队与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的联合救治,成功康复。这场脊柱外科与麻醉科的协同作战,不仅挽救了患者生命,更以“实战带教”的模式,为基层医疗机构破解“复杂病例诊疗难”的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成为省级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的鲜活范例。

事情要从张阿姨意外受伤说起。当天因下雨路滑,张阿姨不慎滑倒,随后出现胸背部剧烈疼痛,被紧急送往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经检查,她被确诊为“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更棘手的是,张阿姨不仅体重达160斤,还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这让整个诊疗工作的难度瞬间攀升。“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就已经衰退,骨折后需要长期卧床,很容易诱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多器官衰竭;再加上她的基础病和肥胖问题,手术麻醉的风险更是成倍增加。”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坦言,基层医院处理常规骨折病例没有问题,但面对这样的复杂情况,在个体化手术方案制定、麻醉风险防控等关键环节,仍迫切需要更专业的技术支持。

巧合的是,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省级巡回医疗队正在麻阳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开展教学查房工作。得知张阿姨的病情后,医疗队的脊柱外科专家王炯、麻醉科专家李扬帆第一时间介入,一场针对复杂骨折的诊疗“攻坚战”随即打响。在手术方案制定上,王炯教授结合患者的特殊情况,提出采用“微创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通过两个仅0.5厘米的穿刺孔向骨折椎体注入骨水泥,既能实现骨折复位、快速缓解疼痛,又能最大程度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非常适合张阿姨的病情。
而在保障麻醉安全这一关键环节,李扬帆教授则把手术操作现场变成了“移动课堂”。从主持气道插管,到详细讲解困难气道的处理技巧;从术中指导基层医护团队精准用药,到分享“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实时调整麻醉方案”的临床思路,李扬帆毫无保留地将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传递给基层医务人员。“以前遇到高龄且合并心肺疾病的患者,我们心里总是没底,尤其是面对‘困难气道’这种棘手情况时,更是手足无措。这次跟着李教授学习,掌握了清醒插管和血压精细调控的方法,以后再遇到类似病例,心里就有谱了!”参与救治的基层麻醉科医生深有感触地说。

“原本以为这么严重的病,必须得去市里的大医院治,没想到在县医院就能得到省级专家的诊治,既省心又省钱!”复查时,张阿姨的这番话,道出了众多基层患者的心声,也真实反映了省级医疗资源下沉带来的成效。
来源:大众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