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肺癌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于确诊晚期肺癌的患者来说,如何争取更长的生存时间,是他们和家属最为关心的问题。在这群不幸的患者中存在一类“幸运儿”,这类患者仅仅口服靶向药物治疗,疾病稳定就能达数年之久。这就是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钻石突变”——ALK融合基因或蛋白阳性患者。
一、谁是ALK阳性肺癌的“目标人群”?
ALK基因融合,就像是两个本来不相关的基因错误地“牵手”在一起,形成一个坏的“发动机”(ALK融合基因),导致正常的人体细胞无限增殖,最终形成恶性肿瘤。这个“钻石突变”有其鲜明的“个性”,它更喜欢找上以下几类人:
1.年轻患者:相比其他类型的肺癌多见于老年人,ALK阳性在年轻患者(尤其是50岁)中比例更高。
2.不吸烟或轻度吸烟者:这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大部分ALK阳性肺癌患者从来没有吸烟史,或者吸烟很少。
3.腺癌患者:绝大多数ALK阳性肺癌都属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腺癌”亚型。
以上只是一个大致规律。吸烟的老年人同样有可能得ALK阳性肺癌,所以进行基因检测是唯一的确诊方法。
二、诊断ALK阳性,找到“靶点”是关键
只有找到了ALK这个明确的“靶点”,医生才能使用精准的“靶向药”进行治疗。对于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肺腺癌),无论是否符合上述人群特征,现在的标准流程就是进行基因检测或ALK蛋白检测。通常使用肿瘤的组织切片(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获取)。如果组织样本不够,也可以通过抽血进行“液体活检”来检测。常用检测方法有FISH、免疫组化(IHC)以及更先进的二代测序(NGS)。
三、精准靶向,口服药带来长期生存
ALK靶向药物(TKI)是首选。这类药物是专门针对ALK“坏发动机”的口服抑制剂,就像一把“钥匙”插进锁孔,让发动机熄火。它们效果好,副作用相对化疗更小,患者在家就能服用,非常方便。目前已经拥有“一代、二代、三代”的ALK靶向药,形成了完整的“武器库”。
四、从“绝症”到“慢性病”的转变
在过去,晚期肺癌的生存期是以“月”来计算的。但对于ALK阳性肺癌患者,情况已完全不同。
长期生存成为现实:得益于一代又一代高效靶向药的出现,大量ALK阳性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已经超过5年,甚至达到7-8年或更长。它正逐渐演变为一种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
高质量生活:口服靶向药让患者可以免于化疗的频繁住院和副作用,大部分人可以正常工作、生活、旅行,生活质量极高。
若确诊为ALK阳性晚期肺癌,请勿丧失信心。ALK融合这一“钻石突变”,实则为患者开启了通往“精准医疗”时代的重要契机。当前医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诸多曾被视为“不治之症”的疾病,正逐步被医学突破所攻克,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亦不例外,其绝非绝望的象征。通过科学规范的靶点检测、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方案,辅以积极的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完全有望实现与肿瘤“和平共处、长期管理”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