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追寻远方,有时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故乡。
与其说是探索一个异国风情的北欧小镇——瑞典西格图纳,不如说这是一场为美兰湖寻根溯源的求索之行。我想亲眼看一看,这个在规划理念上与美兰湖遥相呼应的北欧灵感之“原型”,究竟蕴藏着怎样跨越文化与时空的通用密码,才能让不同湖畔的低语,荡漾出同样安宁的波光。于是,我踏上列车,从斯德哥尔摩出发,奔赴一场向北欧湖畔诗意栖居原初范本致敬的寻源之旅。
当斯德哥尔摩中央车站的人流在身后渐远,列车向北驶去。窗外,北欧碧空如洗的天际下,白桦林如流动的黄绿色诗行,偶尔掠过的红色木屋像散落在森林里的糖果。
当梅拉伦湖的波光第一次透过树隙跃入眼帘,我便知道,西格图纳这座被时光善待的小镇,正在用它千年不变的宁静,迎接每一双懂得慢下来的脚步,让人仿佛步入了一幅用淡雅水彩与厚重油彩交织的中世纪画卷。
第一笔色彩 童话街巷的静谧叙事
小镇的主街(Stora Gatan)并非一条寻常的道路,它是瑞典最古老的街道,可以说是一座露天的历史博物馆,脚下的碎石路被千年时光磨得温润,诉说着维京时代的故事。街道两旁,是那些让你忍不住举起相机,且各具风姿的彩色木屋:
那座鹅黄色的建筑,曾是19世纪的邮局,白色的窗棂上盛开着天竺葵,在北欧清澈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温暖明媚。
隔壁天空蓝的屋子里,藏着一位手工糖果匠人的工作室,推开门时,铃铛轻响,空气中弥漫着糖浆与覆盆子的甜香。
再往前,赭红色的百年老宅如今是一家静谧的银器店,木质招牌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邀请你进去,探寻曾发生在北欧雪夜里的故事。
第二笔灵韵 梅拉伦湖的千面波光
穿过街巷,梅拉伦湖的壮阔便毫无保留地铺陈在眼前。它的美,在不同时刻有着不同的表情。
当北欧特有的清亮阳光洒满湖面,湖水便展现出它最纯粹的蓝绿色,像一块巨大的、流动的宝石。
你可以驾驶一艘独木舟,缓缓划向湖心。
桨声欸乃,从湖中回望小镇,教堂的尖顶与彩色的屋脊在绿树丛中错落有致,那幅景象,相信会永远定格在你的记忆中。
午后,湖水被染成一片瑰丽的玫瑰金,天鹅家族在静谧的水中滑行,身后拖出长长的、渐渐消散的涟漪,是此刻唯一的动感。
第三笔辉映跨越中欧的“双湖”交响诗
梅拉伦湖的壮阔,是北欧的辽阔史诗;
而美兰湖的秀美,则是江南的精致工笔。
虽隔山海,水系却仿佛共享着同一种灵魂语言。美兰湖的一池碧波,同样倒映着天光云影,环湖的步道、摇曳的繁花,与西格图纳一样,为都市人提供了一处安放身心的“慢生活”栖息地。
更动人的是那份“以湖兴城”的智慧。西格图纳因湖而生,孕育了瑞典的文明初章;而今日的美兰湖,亦以一泓清波激活了整个区域的活力。
真正的美好生活,总有一片水域作为它的精神锚点。
湖畔的市集、街角的咖啡香、邻里间互相引流的温情商业……从北欧到江南,湖畔,始终是人类诗意栖居的理想模板。
细细品味,这两个湖畔小镇的相似远不止于表象。
它们都是文明的起点。西格图纳是瑞典的第一个首都,维京人民在这里建立了国家的雏形;而金罗店自七百年前的元代起就是繁华的商贸集镇,“金罗店”的美誉流传至今。水系孕育了文明,也塑造了地域特色。
它们都懂得如何与自然共生。西格图纳人至今保持着与梅拉伦湖的亲密关系,夏日游泳、冬日滑冰;而在美兰湖,四季皆有独特韵味。春天,沿着樱花大道漫步,参加花神节的汉服巡游;夏天,在湖畔音乐季听民谣,端午龙船节迎来粽香;秋天,在金色银杏叶铺就的小路上骑行,观赏叠翠鎏金的红枫大道;冬天,窝在温暖的湖畔图书馆里阅读,却依旧能饱览窗外别具意境的湖景。
它们都与都市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舒适距离,坐落于都市的“一小时黄金生活圈”内,为一场“诗意的出走”提供“最佳注脚”的便利。当你从斯德哥尔摩的喧嚣中抽身,45分钟后便能遁入西格图纳的湖光旧梦;那么,当你从上海的繁华中暂别,又何尝不能在45分钟内,于金罗店的美兰湖,找到那段属于你的湖畔诗篇。
来源: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