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吃降胆固醇药,最普遍的还是“他汀”。可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吃了药不监测。
别说一般预防性吃药的,就是冠心病、急性心梗放了支架的,不少人吃了药也不监测。这真是个令医生着急的事,因为实际的达标率低啊!从国内调查看,就是住过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降到1,8 mmol/L以下的,最高才到41.2%,一般也就在30%上下。可不达标可以调整药物啊!

吃了“他汀”药要监测,目的有二,一是看疗效,二是看不良反应。
医生治病用药,最重要的两件事,安全,有效。因为人有个体差异,同样吃药,不同的人反应就不一样。再加上饮食、生活方式、吃其他的药,等等吧,药效可能不一样,不良反应也可能发生。
看疗效,就是要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没降到目标值,“降脂达标”了没有()。
不良反应,当然更是要监测了。因为有些不良反应发生初期,自己不一定有感觉,检验就可以发现,这样保证用药安全。
那吃了“他汀”药,都该监测些啥?
一般常规的项目是血脂、肝功、肌酶。血脂是看疗效,肝功、肌酶是看主要的不良反应。另外,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也可以适时监测。
一般是查血脂四项,作为观察疗效就够用了。可以看主要靶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可以用总胆固醇减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算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个次要靶点。如果还想观察更多,或者加入了一些临床课题,也可以查其他项目。

因为胆固醇主要在肝脏代谢,他汀类药物的作用和代谢也主要在肝脏,就有可能影响到肝脏。
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少数人会出现轻度的肝酶升高,就是常说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大约为0.5%~3.0%。单是肝酶轻度升高还不算是肝损害,属于药物作用后,肝酶通过细胞膜“逸出”增多了。
一般来说,肝酶轻度升高、不超过正常上限的3倍,还可以继续服药观察;或者减量,换其他代谢途径不同的他汀,注意观察和复查就行。
如果肝酶明显升高还伴有胆红素的升高,那可能真是有肝损害了。所以,肝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3倍或者还伴有胆红素升高,一般就要停药了。
附带说一句,有些患者原本有脂肪肝,肝酶轻度升高,这还不是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禁忌,因为研究发现,他汀药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有好处的。

肌肉方面的不良反应,是他汀药物另一个比较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肌痛、肌炎、 肌病以及横纹肌溶解。其中绝大多数是肌肉酸痛、乏力而肌酶正常,只有很少数的人会出现肌酶升高,肌溶解更是罕见,一般是药物剂量过大、或者同时服了其他有相互作用的药物或食物。像洛伐、辛伐、阿托伐他汀这三种他汀,和很多药物、水果西柚需要共同的药酶,得格外当心。
老年人,体重过低、或者过量运动、过量饮酒的人,还有些有先天性的遗传变异的人,容易出现肌肉方面的不良反应。
如果只是有肌痛不适的症状,肌酶不高或者轻度升高,可以观察,有些人会慢慢适应。或者可以改换其他的他汀药物。如果肌酶高出正常上限的4倍,就要停药了。

这些检验,多长时间查一次?
服药之前应该查,有问题就暂时不能用药。
服药之后,4~6周要复查一次。因为这时候药物作用基本稳定了,可以看疗效了,同时看不良反应。当然,如果有不适、怀疑有不良反应,随时查。
如果服药后药效达标,那就继续服药,3个月以后再查一下。还没有问题,就半年、1年再查。因为药物的疗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像胆固醇,肝脏合成受抑制后,肠道吸收就会增加,还有饮食控制呢!所以有些人开始吃他汀药物效果很好,后来就差了些,就有这些原因()。
效果不好时,可以调整药物。注意,但凡调整了药物,无论是药物剂量还是品种,那4~6周时还要复查。
(原创,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