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讲究的是诡道,尤其是高手对决,更是没有一招无用的,每一个动作都至关重要。正如俗话所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哪怕是一点疏忽也可能导致失败。 李奇微被派往朝鲜战场时,已经接手了一个烂摊子。南韩军队在战场上丧失了士气,一有动静就毫不犹豫地逃命,拼命地想回到南韩,好像稍微慢一步就会丧命一样。 李奇微看着南韩部队无序逃窜,心中已经明了前任指挥官沃克的死因,原来是被逃命中的南韩车辆撞死的。



当志愿军攻入汉城后,在李奇微的指挥部找到了这件睡衣,其他的东西已经收拾干净,唯独这件睡衣孤零零地挂在那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当彭总看到这件睡衣后,立刻下令前线部队停止追击,立即收拢。当时的战局对我方非常有利,66军已经占领了洪川,39军的先锋部队也已经接近37线,胜利似乎指日可待。 那么,李奇微的这件睡衣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力呢?彭总为什么要下令停止追击?我认为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李奇微的撤退是有计划且有序的。他将指挥部的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临走前还留下了睡衣并附言。这表明他撤退并非匆忙,而是有条不紊的。这种有序撤退意味着李奇微已经提前布置好了防线,可能他是在故意示弱,诱使我方继续进攻。 第二,彭总非常清楚志愿军的局限性。志愿军的目标是攻克汉城,然而基本上已经接近七天攻势的临界点。再往前推进,后勤补给将成为制约进攻的关键,尽管占领了新的领土,但守住这些地方的难度非常大。与其冒险前行,不如撤回去休整后再战。 不久之后,事实证明彭总的判断是正确的。李奇微的第八集团军已经在洛东江摆好了阵形,等待着志愿军的进入。一旦进入这个区域,志愿军将会被牢牢吸住,无法再进行机动作战。此时,李奇微的机动部队将会迅速完成包围和切割,实施反击,企图扭转战局。 李奇微的战术确实聪明,但彭总更加老练。最终,志愿军还是成功地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