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后,北风渐起,天气一天比一天凉,这个时候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皮肤干、嗓子痒、总想喝点热乎的。俗话说“立冬补冬,补嘴空”,但进补不等于大鱼大肉,而是要吃得温和、吃得滋润。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3样食材,都是这个季节的“平价宝贝”——白萝卜、山药、莲藕。它们看似普通,却是立冬后养人养胃的“高手”,价格实惠,营养丰富,无论老人孩子都能安心吃。下面就来教大家用这些食材,做出3道暖心又暖胃的家常汤品。

这个季节的白萝卜水分最足,口感清甜,素有“小人参”的美誉。搭配嫩滑的肉片,十分钟就能煮出一锅鲜美的汤,最适合工作繁忙的晚上。
白萝卜富含芥子油和膳食纤维,能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它性凉,能缓解秋冬干燥带来的“内热”,对付喉咙干痒、咳嗽多痰特别管用。和肉片一起煮,还能中和油腻,滋补又清爽。


肉片嫩滑、汤色清甜的秘诀
1、选对肉部位:猪里脊或梅头肉最适合,切成薄片后加少许盐、半勺生抽、一勺淀粉和适量清水,抓匀至水分被吸收,最后淋一勺油锁住水分。
2、萝卜处理:白萝卜去皮切薄片,这样更容易煮出甜味。
3、煮汤顺序:锅中烧水,放入萝卜片和几片姜,煮10分钟左右至萝卜变软半透明。
4、下肉片技巧:转中小火,保持水面微沸,将肉片一片片滑入锅中。
5、最后调味:待肉片变色后立即关火,加适量盐和胡椒粉调味,撒上葱花即可。
小贴士
肉片提前上浆是嫩滑的关键,淀粉锁住水分,油形成保护膜。
萝卜切薄片可缩短烹饪时间,保留清甜口感。
肉片不宜久煮,变色即可,否则会变老变柴。

这道汤色彩丰富,味道清甜,尤其适合肠胃较弱的人和成长中的孩子。山药的软糯、玉米的香甜、胡萝卜的温和,与排骨的鲜美完美融合。
山药是健脾养胃的首选,富含黏液蛋白,能保护胃黏膜;玉米和胡萝卜提供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能增强免疫力;排骨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钙质。这碗汤能温和滋补,为身体打下健康基础。


炖出汤鲜肉烂、营养不流失的方法
1、排骨处理:排骨冷水下锅,加料酒和姜片,煮沸后撇去浮沫,捞出用温水洗净。
2、食材准备:铁棍山药去皮切段(戴手套防手痒),玉米切段,胡萝卜切滚刀块。
3、炖煮技巧:将排骨、玉米、胡萝卜放入锅中,加足量开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40分钟。
4、放山药时机:40分钟后加入山药段,继续炖20分钟。
5、简单调味:出锅前5分钟加盐调味,其他调料都不需要。
小贴士
排骨焯水后用温水冲洗,肉质不会收缩变硬。
山药去皮后泡在水中防止氧化变黑。
山药晚些下锅,避免炖得过于软烂。

老话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这个季节的莲藕口感粉糯,与花生、排骨同炖,汤色浓郁,莲藕拉丝,每一口都是满满的营养。
莲藕富含铁质和维生素C,有很好的补血效果;花生被称为“长生果”,能健脾和胃;搭配排骨一起炖煮,补而不燥,特别适合面色萎黄、容易疲劳的人,是廉价却有效的“美容汤”。

煮出粉糯拉丝莲藕的诀窍
1、选对莲藕:一定要选粉藕(表皮偏黄、体型短粗),炖出来才会粉糯。
2、食材准备:莲藕去皮切滚刀块,立即泡在淡盐水中防止变黑。花生提前浸泡1小时。
3、炖煮要领:将焯烫好的排骨、莲藕、花生一起放入锅中,加足量水,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5小时。
4、火候掌握:保持汤面微沸的状态,让食材慢慢释放营养。
5、调味出锅:炖至莲藕用筷子能轻松穿透,加盐调味后再煮5分钟即可。
小贴士
粉藕才能炖出糯感,脆藕适合清炒。
花生提前浸泡,更容易炖烂,营养也更好吸收。
炖煮时间要足够,莲藕的滋补效果才能充分发挥。

立冬后饮食小总结
1、食材选择:多吃根茎类蔬菜,如萝卜、山药、莲藕,它们吸收了大地精华,最是养人。
2、烹饪方式:多采用炖、煮、蒸的烹饪方法,既能保留营养,又温和不刺激肠胃。
3、调味原则:汤品宜清淡,盐要最后放,避免影响食材原味和营养。
山药有收涩作用,便秘者不宜多食。莲藕性偏凉,脾胃虚寒的人可多加几片生姜。排骨汤含一定嘌呤,痛风患者应适量食用。
立冬后的饮食,就像为身体筑起一道温暖的防线。这几道家常汤水,用料普通,做法简单,却是这个季节最贴心的呵护。趁着现在白萝卜正水灵,山药刚上市,莲藕最粉糯,多给家人煲几次汤,温暖他们的胃,更温暖他们的心。
本文由「江江食研社」原创,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每天为您带来最贴心的家常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