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医疗卫生合作
近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毛里求斯维多利亚医院介入诊疗技术培训项目”首批4名学员顺利结业归国。
这一项目不仅是北大医学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重要倡议的具体行动,更是中非医疗卫生合作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020年
北京大学医学部统筹指导,北医三院和毛里求斯维多利亚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合作关系。
2021年
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馆与毛里求斯健康和福利部共同签署合作项目概念书。
2021至
2023年
持续深入沟通协作,北京大学医学部、北医三院、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馆、毛里求斯健康和福利部、维多利亚医院举行多次线上会议,不断优化合作方案。
2023年
付卫院长率专家团队赴毛里求斯开展实地调研,精准对接当地医疗需求,最终确定以介入治疗技术为核心合作方向,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
该项目迎来首批培训学员——来自维多利亚医院的3名医生和1名护士。

2023年9月,付卫院长一行在维多利亚医院实地调研

2025年8月,毛里求斯健康和福利部及维多利亚医院代表团等来访北医三院
按照项目规划,培训学员在北医三院接受了系统化、专业化的临床培训:Dave Mangar医生、Gopaul Roodrajeetsing医生与Rajiv Luchmineea护士在介入血管外科分别完成半年及两个月的专项进修;Mangroo Ateelesh医生则在放射科与超声医学科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综合学习。
介入血管外科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优秀的专家团队,尤其在脑血管介入领域有着深厚积淀,为培训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栾景源主任带领的专家团队悉心指导下,两位医生系统掌握了从穿刺部位解剖到全脑血管影像判读的理论基础,熟练掌握了介入器械使用与放射防护规范。

Dave Mangar、Gopaul Roodrajeetsing学习各类介入器械的使用
通过系统的跟台观摩与模拟训练,两位医生已能够独立完成常规全脑血管造影,并在复杂路径条件下建立血管通路,实施三维影像重建,具备处理神经介入常规及部分复杂病例的能力。

Rajiv Luchmineea学习高压注射器的连接
在放射科袁慧书主任团队指导下,Mangroo Ateelesh医生通过“模拟训练—临床观摩—独立操作”的阶梯式培养模式,全面掌握了CT引导穿刺核心技术。

Mangroo Ateelesh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CT引导下穿刺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学习了我院射频消融联合活检一站式诊疗方案,体验了AI辅助影像诊断系统的创新应用,并在超声医学科崔立刚主任的带领下拓展了超声介入技术视野。

Mangroo Ateelesh在超声医学科观摩学习
从培训方案到生活保障,北医三院外事团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协调,精细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北医三院对深化中非医疗合作的高度重视与人文关怀。
此次培训是“一带一路”倡议在医疗卫生领域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更是构建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创新实践。北医三院始终坚持“授人以渔”的合作理念,传授先进医疗技术,培养毛里求斯本土医疗骨干力量,助力其建立自主可持续发展的介入医学体系。
中非医疗合作
展望未来,北医三院将继续深化与毛里求斯等非洲国家的医疗合作,推动更多务实合作项目落地生根。通过持续的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让医疗合作的成果更好地惠及两国人民,共同谱写中非友谊的新篇章。
文 | 宣传中心 郭婧博、党院办 王剑
编辑 | 宣传中心 张轩烨
书籍推荐